历史思想决定未来走向
从历史思想角度看,先秦时期排儒扬墨,造就了千古中国文明,毛泽东继承并突破古代文化,建立了非儒的新中国政权。而儒家遗毒在各朝代封建政权中流传了两千年,尤其是南宋、晚清,儒学发展到了极致。“儒”字象征着弱小、矮小、自保、依附、妇孺、蠕虫、殡葬、办白事、衰败之意。若儒家思想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影响,而同为传统...
先秦儒家的惠民思想
先秦儒家的惠民思想作者:朱璐(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惠民思想是先秦哲学的思想瑰宝之一。“惠”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仁也,从心从叀”。惠民的根本之义,是以...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衍变与特点
大体说来,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衍化流变,但均具有如下一以贯之的理论特征:一、人(民)本主义。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仁也者,人也”以及荀子的“礼以顺人心为本”等,都体现了儒家“人本”意识的逐步觉醒,由此亦引发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在政治生活中对“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视...
从“天”与“人”看先秦儒家国家安全思想
这些思想产生的时代虽已远隔千年,但其中部分先进理念仍然具有较高的史鉴价值。“若夫成功,则天也”“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天道赏善而罚淫”“夫是之谓天德,王者之政也”,儒家探讨的“天”,是天命、天道、规则;“穆穆在上,明明在下”“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先秦时期残疾人救助思想浅论
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伴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探讨,其中残疾人救助思想在古代文明的脉络中逐渐显现。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对残疾人的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农耕社会的兴起和儒家、道家思想的渐成体系,为残疾人救助思想的孕育提供了土壤。
朱璐|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之言说
中国先秦时代的儒家政治哲学有其自身的言说系统(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梁启超说:"先秦政治思想有四大潮流,一无治主义,二人治主义,三礼治主义,四法治主义。"先秦时期的思想,如同古希腊的思想传统一样,千舸争流。而这一辩鸣的本质,便是不同政见之间的攻伐和争论。先秦儒家政治的言说,首先是在与其他学派尤其是墨、道、法关于道与德的...
好书·新书|先秦儒学的核心文本,关键问题的“从心”论定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早期儒学的问题意识和发展线索为基本的理解背景,通过逐字、逐句、逐章的分析讨论,重新论定《五行》的内在旨趣、行文思路和思想要义。与前书《竹简〈性自命出〉章句讲疏》一样,本书也采取了“章句—讲疏”的写作形式,以“导论”为纲领,以“章句”为根本,以“讲疏”尽其义。
春秋战国时期五位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催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这五位先贤各自代表了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思想传统,他们的主张对当时的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仁者爱人,礼治之道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核心理念,将仁义道德作为个体和社会的基石。在孔子看来...
儒家的人格审美意识
先秦儒家:仁义、礼乐与人格审美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背景下,中国迎来了一批具有独立人格与理性精神的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遂由此形成。这一时期出现了儒、墨、道、法、兵、纵横、阴阳等主要学派,影响深远,其中儒家尤为重要。先秦儒家自孔子以来,即以“仁”作为人生的立足之本和人格的道...
先秦剧烈的社会变革引发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过程中也有合流现象
诸子百家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诸子百家来自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