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宏观治理思想
第二,《道德经》倡导治理要“以百姓心为心”,这与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相一致。虽然西方主流宏观理论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来阐述最优货币政策,但在实践操作上建议主要追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稳定目标。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新的认识。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
一文讲透丨《道德经》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书?
如果考察《老子》一书,其中对天道的重视和推崇,对历史及礼制的熟悉和了解,辨证的思维方式以及以侯王为主要的说话对象,都体现出史官身份的特点。杨雄在《法言·五百》中曾经说:“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老子和孔子学术的差异。老子继承了“史以天占人”的特点,所以全书中都充满着推...
《道德经》是说明书!老朋友终于说对了,但也只说对了一半!
整部《道德经》,就是对自然的觉醒!后半句是对的,因为就连强大如斯的大道都要“道法自然”——以万物之自然为法则——所以,“自然”是老子思想中的至高价值。所说说是“对自然的觉醒”没有问题。但要说“自然是由圣到凡的坠落过程”,则完全颠覆了老子的根本思想。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即不以圣人自居,...
文明遇鉴|跨越千年的《道德经》,为何成为汉译最多的中国典籍?
重塑了人生观、世界观与人际交往观;有人强调,《道德经》与西方物质主义相悖,更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洞察;更有读者将其与《福音书》并置,认为《道德经》未对任何宗教理论进行评判,展现了真正的思想多元性。
中国古典哲学应当用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呈现——访北京大学人文讲...
儒家思想中一些有关“共享”“和谐”的概念,可谓对角色和关系的最好阐释。根植在这种“关系”之中的原则,要求个人持续培养一种富有道德感的意识,使人致力于追求既利己又利他的人生境界,从而处理好自己所扮演的多重身份角色与各种关系,在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同时达到济世、济国的最高目的,即“修身齐家治国...
跨越千年的《道德经》,为何成汉译最多的中国典籍?
语言学家约翰·法布茨斯在《学识通史概论》中肯定了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德国学者梅勒强调,道家思想不仅是理解中国现代文明的关键,其全球性议题讨论更超越了时空限制;英国学者克拉克则指出,老子所倡导的虚静、无为、万物平等及抱朴守拙等思想,填补了西方工商业社会精神生活的空白(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故此,各界学者共识:《道德...
老子之《道德经》与马太效应:古今思想共通。
老子之《道德经》与马太效应:古今思想共通。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突然联想到国外的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阐述马太效应现象。看来这是古老中外的思想是相通的。
浅析老子《道德经》中的几点建筑思想
“有”提供便利;“无”发挥作用。老子在《道德经》里就写明了这种虚实相生、互通有无的中式空间思想,并将门窗的存在提升到营造空间感的全新高度。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门窗文化的诗情画境,也为中式建筑乃至世界建筑史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更多生活上的和谐与便利,影响深远。据悉,美国有机建筑大师赖特尤其推崇《道德经...
《道德经》揭示了什么“天机”,让西方思想界如此着迷?
2000多年来,它是中华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看其他书是踏上进步的阶梯,读《道德经》则是直接登上高山之巅,仰可观宇宙之变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它谈天地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谈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它谈处世原则: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道德经》如何带领老子思想走向海外?
《道德经》是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书籍之一,它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力“深深嵌入在人类的灵性、哲学与大众文化当中”。蕴含于《道德经》中的老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与域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老子由宇宙而人生而政治,其生发出来的“道”“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