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颜渊篇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
8忿:用心去判别他人做的事是否公平,判别后,对于不公平的一种态度,发怒,生气。忿有真假,一个人站在公道平等的立场上去判别他人做的事,判别出来的不公平,产生的忿是真忿。一个人站在不公道不平等的立场上产生的忿是假忿。9忘:记忆消失了,记忆力脱离了,逃跑了,不记得了。心搞不到的感觉,...
东西问丨鲁广锦:“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人权思想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儒家与墨家关于“仁”与“爱”的思想,与西方文明中的“博爱”“爱邻如己”“亲如兄弟”等理念有相通之处,反映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以“仁爱”为基础,儒家特别强调平等相待,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四,“轴心时代”的中...
《论语》堪称封神的52个名句,读一遍,获益终生!
——《论语·颜渊篇》违反礼的事不看,违反礼的事不听,违反礼的事不说,违反礼的事不做。2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篇》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2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篇》时光很快地流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27、君子成人...
《论语》10句名言,告诉你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君子平易近人,宽容大度,能够与大家和谐共处,但不会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十、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解释: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说话好听,因为会拍马屁哄他开心,就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不喜欢一个人,因为这个人有缺点和毛病,就把人家正确的言论也当成错的废弃掉。
中兴诗话162—孔子《论语·颜渊篇》
内容提要: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162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典出春秋·孔子《论语·颜渊篇》...
《论语??颜渊第十二》1克己复礼为仁
传统思想不是讲的,是知而必行(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成立“胞与归仁社”,人与万物都得环保。我是依经解经。必熟,熟能生巧,办事马上有主张。读古书即读成方,遇事就能用上。就因事事不经大脑,以至于不可为。颜渊曰:“请问其目(细目)。”子曰:“非礼勿(禁绝词)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
白奚| 援仁入礼 仁礼互动——对“克己复礼为仁”的再考察
但是??“克己复礼”和“仁”之间有什么样的具体的理论联系??为什么“克己复礼”符合“仁”的精神??却不得而知。孔子承接了这一原有的认识??将“仁”和“礼”的关系具体化??丰富和推进了这一思想。在《论语·颜渊》篇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对话:...
一次重要的税收思想史事件 儒家内部围绕征税问题的争议
冉求对自己的老师孔子回国后的生活进行了多方照顾,但在增收田赋问题上,他却与自己的老师发生了矛盾。当时鲁国把这次税率的变更计划称作“用田赋”。孔子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是坚决反对,而且他对自己的学生冉求也批评得十分严厉,甚至表示要清理门户。这件发生在孔门内部的争论,堪称一次重大的思想史事件。
儒学研究 | 刘奎:早期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反观礼乐制度崩塌的过程,孔子以旧秩序守护者的身份,深刻反思礼的传统价值,宣扬礼治的社会功能。孔子拥护周礼,归本于仁。“其特征确是将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仪制’)”(李泽厚:《孔子再评价》),...
齐鲁潮评|何以中国,“思辨”齐鲁
追求建立理性的秩序,注重“齐之以刑”的“他律”,更注重“克己”的“自律”。《论语·颜渊第十二》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了阐明诚信的意义,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个比喻,是说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