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统医药日 | 中医药复兴:中华瑰宝薪火相传
中医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初步的系统化。这部著作不仅涉及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知识,还包含了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药学不断发展,到了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的辨证施治体系。
常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创新,坚持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针对影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和关键性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适应中医事业改革...
陈立典教授:走向以“功能”为核心的中医康复学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功能状态及其对健康影响的中医理论和技术应用的知识体系。中医康复学基于“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两个基本观点构建了整体功能观的中医康复理论体系,并以此形成了中医康复预防、评价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用于指导中医康复临床实践。中医康复学理论以整体观为基础,以功能为核心,以全面康复为目标,...
寻觅西藏 格桑花开丨跨越数千年一脉相承的藏医药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藏医药传统医学,跨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形成一套独特的保养身体、抵抗病毒、治愈疾病的方法,具有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民族特色浓郁,医学风格独特,实践经验丰富。藏医药学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医学、古天竺医学、阿拉伯医学的精髓,取长补短、兼纳并蓄,成为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
络学大医吴以岭院士:络病理论创新转化赋能基层医疗体系建设
吴以岭院士详细阐述了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并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中医络病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中医络病学新学科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荣获2019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该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2012-2022...
吴以岭院士:中医药发展需要理论创新 络病理论体系应用转化成果丰硕
吴以岭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其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0余年不懈努力,在传承古人络病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了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并建立两大学科分支——“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其中,首次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在抗衰老理论、临床、实验、新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络学大医吴以岭--中医络病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
络病理论指出,广义的络病涵盖了内伤疑难疾病和外感疾病,其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目前的络病研究集中在心脑、呼吸、内分泌、免疫等领域,但推而广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系统疾病诊疗皆可以络病理论作为指导。基于此,由《络病学》专著而改编的《络病学》教材,先后被列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全国中医...
全国最具学术影响力学科(专科)介绍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
专科负责人邓悦教授在任继学国医大师“伏邪”学术思想指导下,提出“痰瘀伏络,蕴结成毒”创新理论以及新气血津液辨证体系。在临床中注重病证结合、方证对应,对于慢性冠脉病从痰瘀伏邪论治,从“内痈”论治;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从“痰瘀伏邪,蕴结成毒”论治;在慢性心衰治疗方面,擅长运用益气活血利水方药,...
山东大学2025年(634-卫生管理综合)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掌握卫生资源规划的概念、要素、功能及任务,重点了解卫生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及依据。熟悉并掌握卫生资源规划的基本思路、原则、基本步骤。掌握区域卫生规划的特征和意义、编制程序、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等相关内容。(六)卫生组织体系1.考试范围全章内容。2.考试目的...
国医大师任继学的体用思想
体用理论在中医学上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即作为说理工具和指导思想诠释藏象学、本草学、脉学的相关内容,如法象用药、“五脏体阴用阳,六腑体阳用阴”“肝体阴用阳”等。脏腑体用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性和概括性强,值得进一步的挖掘。体用理论临床应用体用理论指导下的思维模式贯穿于任继学的著作中,他运用“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