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胜:“民本”概念的内涵及民本思想的恒久价值
而民本思想的主旨,是只为民众利益代言,不为暴君唱赞歌。它确立了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界限,是区分仁政与暴政最为明确、最为清晰的参照标准。面对“独夫”“民贼”肆意虐民,民本思想是不证自明的“公理”,是推翻暴政、保障民众利益的强大理论武器。民本思想不仅是衡量国君行为的标准、国家制定政策的理论指南,更是国家政...
一次重要的税收思想史事件 儒家内部围绕征税问题的争议
宋代理学家程颢在解释何为“仁”时说:“按住脉搏时,最可知仁为何物。”此话大有深意,税收问题即与儒家的仁政思想大有关系。孔子、孟子等儒学导师关于税收的论述,就是“儒学中有生命的东西”,是儒家学说中被忽略了的批判性。不对的东西,不管面对谁,一定要指出来,一定要说“不”!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一直被人...
仁政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学说的集大成者...
值得指出的是,传统仁政思想是在古代社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其与现代法治精神多有不合之处。例如,其人治色彩很强,“遇仁焉者,则为之婴儿;遇不仁焉者,则为之鱼肉”;又如,它具有克减乃至压制公民权利自由的倾向,以致“伤损国民自动自治之人格”。因此,当今需要对传统仁政思想进行创新性发展。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
杨廉民本思想实践:儒学源流,“仁政”、“爱人”、“恤民”
儒家经典阐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强调以民为本是国家兴盛的关键。明代官员杨廉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在其仕宦生涯中贯彻落实了爱民、恤民的民本理念。他坚持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积极救荒,解民众燃眉之急;重视教化,造福子孙后代。杨廉的为民情怀与实际行动,正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生动写照。爱民恤民的...
孟子的仁政思想智慧
为此,孟子延续了“民惟邦本”的古典政教传统,将“爱民”“为民”“保民”“敬民”的民本思想凝聚为“仁政”学说的思想内核。统治者要“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孟子·滕文公上》),这样才能顺民意、得民心。以民为本,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国家的根基,百姓...
党圣元 王佳:北宋仁宗朝“明体达用”思想与文体观——以范仲淹为...
一、北宋仁宗朝“明体达用”思想的渊源与构成宋初士大夫群体欲回复三代政治秩序,追求由圣而王的治道,“明体达用”思想是其成果(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这一思想具有改革时代的实践品格,又蕴含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哲学逻辑,故既表现为政治哲学观点,又转化为教育方法、文章写作规则等,可谓“道之全者”。钱穆云:“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曰...
《孟子》精神论(112)|君子视为性命的追求
孟子阐释他一贯的仁政思想。仁政的基础很平实,就是让百姓有田可种,有房可住,能够吃饱穿暖,讲究家庭伦理。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提出老年人穿有丝绸、吃有肉才不叫挨冻受饿,这说明在孟子那个时代,农业生产力就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了。13·23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
视域| 《尚书》中的“敬德”与天命:早期儒家天人关系的演进
历来对孟子的仁政思想,学者多有讨论,也大多认同孟子对于仁政的达成中,知“恻隐之心”为代表的“四端”而能扩充的思考路向。但孟子对于“四端”的思考,是与天密切相关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承此天之所赋予,人必能行仁于天下,也是孟子劝说当时君主行仁政的重心。换言之,孟子对仁政的思考,是从天命延伸到...
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光明网
吴起认为战争有“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五种类型,肯定的是其中禁暴除乱的“义兵”;孟子从仁政思想出发,在控诉“春秋无义战”而倡导“义战”的同时,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命题。“得道多助”的中国经验告诉世人正义必胜,正如毛泽东所说,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
传统民本论的起源、理论构建与双重面相
在孟子思想中,天意虽由民意决定,但授权者是天不是民,而且天的授权行为本身就是“立君”,政体早已天定,何须用人民作选择的委托人?至于民本论与民主理论的差别,萧公权曾提醒说:“孟子民贵之说,与近代之民权有别,未可混同。简言之,民权思想必含民享、民有、民治之三观念。故人民不只为政治之目的,国家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