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苏博回溯吴地与中原交流
澎湃新闻获悉,7月26日,“中国古代文明”系列第二展——“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特展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开幕。展览聚焦革旧鼎新的东周时期,在历史时段中与正在苏博西馆展出的“世界文明史”系列第三展——“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相互呼应。据悉,展览遴选近240余件/套文物,依托洛阳、苏州两地历年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GDP增量为负、人口减少百万!煤炭第一大省,发生了什么?
03山西人口自2011年开始下滑,截至2023年,常住人口规模减少108.01万人。04为扭转困局,山西需在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产业转型和义无反顾地强省会等方面下功夫。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作者:余飞01山西,GDP减量第一山西与河南,这两个中华文化的发祥地,经济发展,都陷入了动力不足的境况。河南去年...
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朝代,汉朝只能排第四,它却存在近800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有人说春秋战国,已...
视角| 中国先秦时期的准货币浅析 从海贝到青铜戈币
巴蜀之地城市兴起后,人口增加,三星堆古蜀都城市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大约有人口一万六千三百八十三户,户以五口计,应有八万一千九百一十五人。东周时期成都人口大大超过了此数。据考古发掘推测,成都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共约十五平方公里,应有九万四千五百一十七户、四十七万二千五百八十五人,如以战国...
中国古代人口迁徙规律
第二波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铁器的出现,生产力再度提升,犁和耕牛被大量应用。华夏民族人口从800万提升至5000万,在人口迁徙的作用下,占领了河北、山东、淮北。荆襄。巴蜀等地,原本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陆续被同化,融为华夏文明的一员。第三波是魏晋时期至明朝,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是水稻种植的推广。由于南方...
原创从邯郸旅游回来后,谈谈关于邯郸的29个冷知识
丛台,又称武灵丛台,是邯郸市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百家名园之一(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它位于丛台公园内,据传始建于战国时期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曾是赵王检阅军队和观赏歌舞的地方,因此被称为“武灵丛台”。13.“借道左转法”为邯郸首创邯郸市的交警创造了“借道左拐”的通行规则,这是国内城市中的首创...
长安挽歌:古都长安没落原因探究
关中所承受的人口压力已经超过了这片土地的承载上限。事实上,这个趋势早已有所展现。汉武帝末期时就长从河东及洛阳方向调集粮食以解决偶发的粮食不足现象。而随着朝廷对于地方基层的控制力度下降,关中也逐渐丧失了全国超然的经济政治地位。伴随着新莽政权的覆灭,中国发生了封建王朝时期的第一次政治中心转移现象。而出身...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周亚威等对河南郑州汪沟遗址开展了人口学研究,发现该遗址仰韶晚期人群的寿命(31.06岁)是仰韶时代的高峰。雷帅等讨论了第一臼齿微磨耗形态对食物结构的指示意义,并以河南巩义双槐树为例进行了验证。赵永生等介绍了安徽金寨大汶口文化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进展,发现大汶口文化较为流行的人工拔牙和枕部变形现象在金寨遗址...
中国古代农牧政权地缘结构转换与“大一统”国家建构
摘要:汉唐时期高强度的农垦、超载的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唐中期以后阴山南北难以兴起强大的游牧力量,而燕山南北经过长期的文化交融和各民族的共同开发,成为北方游牧政权新的政治中心。在游牧政权中心西东转换的同时,中原农耕王朝政治重心也由关中平原东移至洛阳、开封一带,农牧政权政治重心地缘格局形成“阴山—关中...
中国“衰落最厉害”的10座城市,古代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寞
商丘是高铁普铁“双十字”交会城市,河南省的第二大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民国期间还做过八年河南省会,要历史有历史,要区位有区位,但如今却发展缓慢,人口不断外流,消费水平持续走低,古城经过大规模改造,也失去了烟火和人文气息,在古城中知名度低得可怜,基本是无人问津,商丘2022年GDP3262亿元,河南全省排名第七,全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