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与号角——百种党刊珍本展”在长沙展出
比如《新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创办,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任主编并撰写发刊词《敬告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从《新青年》到《湘江评论》,从《中国工人》到《中国妇女》……每一本党刊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精神。这些珍本不仅记录了党的光辉历程,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与...
东北抗联将领后人捐赠百年前《新青年》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近日,东北抗联将领宋国瑞之孙宋群向高密市的红高粱抗战馆捐赠了1917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宋国瑞之孙宋群据了解,宋国瑞(1905年-1933年)原名宋振邦,字祥斋,又名宋琦,高密市夏庄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密早期著名的共产党员之一;1926年7月,受中共山东地执委派遣考入中央军...
陈独秀信札︱《新青年》编辑同人思想演变的历史见证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由陈独秀创办于上海,一年之后改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的国民性即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指出这六条标准的基本精神就...
《新青年》唤醒新青年
《新青年》(LAJEUNESSE),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由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青年》,长25.3厘米,宽18.5厘米,厚0.5厘米。从封面上可以看到,改刊后的《新青年》有陈独秀号召青年做“新青年”的《新青年》一文;...
理论周刊|新时代,青年当与时代同行
1915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率先觉醒的中国青年,成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随后,越来越多的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中共一大召开时,13位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多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满怀...
证史言志!一起聆听这八件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
《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创办,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张一悟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张一悟(1895—1951),甘肃榆中城关镇北关村人,任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书记。1918年,张一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在此期间,张一悟认真阅读《新青年》《觉悟》《向导...
觉醒年代的周树人与柳树人|人物
柳树人,原名柳基石,1905年出生于朝鲜黄海道金川郡,6岁时随父移居中国东北,5年后加入中国国籍,1924年毕业于南京华中公学,此后加入朝鲜民族主义革命团体,同时进入北京朝阳大学读经济学。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而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则有三一运动在先,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思想启蒙先驱者们在《新青年》等...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考察的这个旧址,其所在地为何被称为党的“秘密...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这份杂志的问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1920年初,《新青年》编辑部由北京重新迁回老渔阳里2号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陈望道、李达、李汉俊加入编辑部的工作。《新青年》自第8卷1号起,改为...
100年前,“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刊物,不仅提倡白话,还是介绍新思想的先锋。它的原名为《青年杂志》,起初由上海群益书社发行,从2卷1号起改名《新青年》。文学方面,《新青年》登载了不少白话诗词作品,具有提倡和实验的性质;小说方面,鲁迅的《狂人日记》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孔乙己》突出了“被看/看”的叙事...
新甘肃
《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创办,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张一悟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张一悟(1895—1951),甘肃榆中城关镇北关村人,任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书记。1918年,张一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在此期间,张一悟认真阅读《新青年》《觉悟》《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