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会议征文|第十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暨第一届国际人工智能...
鞠熀先教授,南京大学刘会聪教授,苏州大学李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汪飞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王楠教授,上海大学吴俊教授,东南大学杨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亚教授,中国科学院Prof.Cheng-WeiQiu,新加坡国立大学Prof.ChengkuoLee,新加坡国立大学Prof.Dong-SingWuu,暨南国际大学Prof.DukhyunCH...
大咖云集、精彩纷呈!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暨《分析测试学报》编委...
来自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教授、武汉纺织大学沈爱国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纳米生物传感助推生命分析化学发展”、“单细胞时空组学测序”、“含氟纳米探针构筑及活体成像分析...
【人物与科研】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课题组JACS:DNA跨膜逻辑运算...
鞠熀先教授课题组于2000年成立,研究方向为生命分析化学与分子诊断,主要从事生物传感与生物分析(包括分子识别及其界面构建、生物传感信号放大、电化学与光学传感、生物成像和细胞与活体分析)、聚糖原位检测和重构(包括细胞表面聚糖的原位检测、细胞内糖基化和去糖基化过程的原位监测、细胞聚糖的重构和功能调控)与肿瘤诊断治...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鞠熀先、刘颖教授在DNA跨膜逻辑运算研究方面...
在前期研究中,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鞠熀先与刘颖教授报道了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细胞膜上双受体结合的“双锁-智能钥匙”DNA逻辑门模型,并在肿瘤细胞识别与肿瘤治疗中实现了细胞亚型特异性的区分(Natmun.2016,7,13580)。然而,在细胞膜表面完成“逻辑门”运算需要依赖DNA链在细胞膜上的迁移。这一过程依靠...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Nature系列综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Nature系列综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自LelandClarkJr于1962年提出安培葡萄糖酶电极以来,生物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业、环境和农业分析。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盟的定义,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独立的、集成的分析装置,其中生物识别元件(生化受体,包括酶、抗体、抗原、肽、DNA、适配子或活细胞)与转导...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提出的早期癌症的精准治疗方法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研究团队近年来利用这一性质,提出了用于癌症基因治疗的上转换纳米胶囊(Biomaterials2018,163,55)与上转换纳米“洋葱”(Biomaterials2019,225,119501)、化疗的偶氮苯-DNA纳米泵(Angew.Chem.Int.Ed.2019,58,18207)和PDT的“能量集中域”策略(Angew.Chem.Int.Ed.2019,58,...
前沿|东南大学近期科研成果扫描
东南大学近期科研成果扫描崔铁军教授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近日,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崔铁军教授课题组在信息超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Space-time-codingdigitalmetasurfaces(时空编码数字超表面)”为题,10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崔铁军...
鞠熀先:用纳米技术“捉拿”癌细胞
考研时,鞠熀先以班级第1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陈洪渊门下,后又在陈洪渊和我国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随后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做科研30多年,最艰难的就数读博那段日子。”鞠熀先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所在学院设备有限,同学们...
快讯!解锁南大科研新进展
鞠熀先教授为荣获该奖的第四位中国科学家。白光圆偏振OLED领域取得进展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佑轩课题组在前期开发的基于螺芴手性蓝光TADF材料(R/S-OSFSO)的基础之上(Angew.Chem.Int.Ed.2021,60,8435),开发了一种螺芴基手性黄光TADF材料(R/S-SPOCN),通过将两对呈现互补色发光的手性热活化延迟荧光...
探索·收获!新华社: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团队发现人体对外源性小...
鞠熀先课题组提出早期癌症的精准治疗方法新华社8月21日报道,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胃部有一种特殊蛋白SIDT1,它能吸收食物中的小核酸,该发现解答了一个已讨论近10年的学术问题。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