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国际空间站:隐藏其中的丰富研究成果
一种新型抗辐射聚合物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了一种由稀有金属及其他元素构成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高抗辐射性,而且其尺寸和重量适宜在太空中应用。这一成果所提供的知识能够为未来航天器和外星栖息地防护屏蔽的改进开发提供支撑。俄罗斯航天局的“防护复合材料”研究项目在空间站上进行了225天的测试,借助“Pille-IS...
我国太空水稻培育具有繁殖能力 中国空间站第三代“太空水稻”迎来...
从2022年7月开始,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为期120天的水稻实验,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的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经过对水稻种子的筛选、改造,创造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实现在太空种水稻,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在大田里面继续稳定进行繁殖...
空间培养水稻、脊椎动物……中国空间站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当前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在空间生命领域,揭示微重力影响成骨细胞形成变化的作用机制,发现与骨流失相关的10余个潜在重要靶点,有望应用于骨质疏松药物干预;国内首次在轨构建斑马鱼—金鱼藻二元生态系统,在轨稳定运行40余天,实现我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首次在空间完成水稻“从种...
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取得哪些成果?
空间站工程总体和工程各有关系统从关键技术验证、各系统功能性能验证、组织指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认为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电池翼与驱动机构等8项关键技术得到了有效验证;核心舱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功能性能正常,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具备支持空间站组装建造的条件...
中国载人空间站2024年空间科学与应用学术年会举办
丁赤飚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载人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为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发挥大国工程、国之重器优势,凝聚国内外优势科技力量,围绕重大科技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制定科学计划,尽早产出有影响科学成果,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1吨月壤可产生100多瓶水!重磅研究成果发布
今天中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正式发布这一重磅研究成果(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研究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氢含量,提出一种基于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水的方法,该成果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令人兴奋和鼓舞人心。”国际学术杂志《创新》审稿人高度肯定月壤制水新方法,称赞其“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做不到,中国能!2公斤月壤的研究成果,美国300公斤达不到
2公斤月壤的研究成果,美国300公斤达不到前言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载人航天、自主空间站建立、登陆月球……等一系列的航天成就,在世界航天史上留下了独属于我国的航天印记。并且我国也通过带回的月壤采样,成功发现了月球不为人知的秘密,提到月球采样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
2023年我国成像技术研究成果实现“多面开花”
2023年2月,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研究团队在《自然-方法》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一款重量仅为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能直接透过大脑皮层和胼胝体,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中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功能成像,一举突破了此前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的成像深度极限。从2.2克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到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
天宫"最新科研成绩单发布:超130项成果引领科技新飞跃
中国空间站科研成果丰硕,已实施130多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最近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全面进步,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吸引了全球超过500家科研院所的参与。研究覆盖了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材料科学...
轻舟向远:太空资源开发利用背景下的中国空间站
在空间新技术领域,对高效热电转换装置和导电环磨屑迁移进行了试验。这些装置及其运行机理都对重力敏感,在地面环境下无法获得在轨工作的真实状态。空间站成为消除天地差异的试验平台,站上进行的技术试验成果是载人月球探测等未来航天任务和深空探测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项目通过载人飞船下行返回了近300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