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不喜欢张廷玉?因为他不认可自己的老爸
或许是由于岁月在张廷玉身上刻下了痕迹,而乾隆正值青春年华,一位略显“智慧蒙尘”,一位则是“意气风发”,当这两者交汇之时,难免会激荡出一些不那么悦耳的“旋律”!晚年的张廷玉,时常以年迈体弱为托词,恳请乾隆大帝开恩,允许其归隐田园,享受天伦之乐。古语有云:“文武双全才,尽献帝王侧。”这其中的...
1755年, 84岁的张廷玉含恨而死,他的子孙后代都怎样了?
乾隆十年(1745年),张廷玉的政敌鄂尔泰病逝,讷亲取代了鄂尔泰的位置,乾隆用讷亲制衡为官多年的老臣张廷玉,确定“嗣后内阁行走列名,讷亲在前。吏部行走列名,张廷玉在前”,张廷玉论年龄论资历都比讷亲占太多优势,让他这个可以当讷亲爷爷级别古稀老人站在讷亲后面,面子实在过不去,各自背后的势力集团明争暗斗,不过这并...
大清名臣张廷玉4个儿子,3个正国级1个副国级
那么,这样一位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代名臣,后代又落得何种结局呢?张廷玉一生共育有4子,分别为长子张若溎、次子张若霭、三子张若澄和四子张若渟。张若溎雍正八年,27岁的张若溎顺利通过“殿试”,获赐“进士出身”,按照惯例,张若溎应该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从虚职官员开始仕途之路。而此时的张廷玉...
文史丨中国古代官员达到什么品级,才能荫袭后代?
例如张廷玉就为他的几个儿子在荫叙上取得最大的权益和其他特权,长子张若霭在雍正十一年(1733)登进士二甲一名之前,就以恩荫叙得低阶爵位轻车都尉。张廷玉的特殊地位,使他能为次子张若澄取得正规的荫叙权利;但张若澄于乾隆十年(1745)考中进士后,他就不需要这个荫叙特权。因与皇帝的关系密切,这个荫叙特权被准予...
太庙是什么地方?为何配享太庙是死后最高哀荣?对后代有何好处?
清朝太庙的西殿最初供奉了外姓功臣十三人,有清朝的开国功臣额亦都、费英东,有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大学士图海,还有辅佐雍正为“乾隆盛世”奠定基础的大学士张廷玉,以及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傅恒、爱将福康安和阿桂等人。看到这很多人都会问,上面说过清朝太庙总共供奉了二十六人,东殿供奉了十四人,西殿供奉了十三人,这不...
1755年,八十四高龄的张廷玉含恨而死,他
张廷玉去世后,他的后代也受到了影响(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长子张若霭本是乾隆年间翰林院的编修,前途一片光明,但因父亲的缘故被朝廷罢免,从此与官场无缘。失落之余,张若霭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文创作中,最终成为了著名文学家。张廷玉的次子张若澄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他继承了父亲谦逊内敛的性格,不追求名利,专心致志于绘画艺术。
游览“六尺巷”的思考:什么样的音符能奏出人类和谐乐章
家学渊源,善益子孙,优良的家风惠及子孙后代。张英次子张廷玉为康熙朝进士,居官五十多年,官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为一代名臣。而张廷玉长子和次子亦官至内阁学士,四子官拜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张英身为当朝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莫说三尺土地,即使是让邻居搬家,恐怕也不费吹灰之力。但张英不仗势欺...
张廷玉与张居正:关系考究
所以,张廷玉和张居正的皇权确有关系。他们既是家族成员,又有师徒之情,共同追求改革和治理。张廷玉对张居正的代言人推崇和同仁情谊,以及他在作品中对张居正的的人赞美,都反映了他们之间紧密的配享联系。张廷玉是张居正的太庙后人吗张廷玉并非张居正的大臣后人。
杜甫用一首诗颠覆了陶渊明的形象,竟引发苏轼辛弃疾黄庭坚张廷玉等...
清代位极人臣的张廷玉在其《澄怀园语》说:“子美之贬渊明,盖正论也。”意谓杜甫是在贬损陶渊明。其实话不能这么说,杜甫以诗论陶,说陶潜也不能免俗,只是说了句大实话。陶潜《责子》不是责子之不肖吗?陶潜也是不能免俗的,他也有不能免俗的忧愁。在现实生活中,陶渊明是个失败者,他事业失败,又不擅处世...
古代臣子配享太庙是怎样的殊荣,对自己和子孙后代又有那些好处?
西配殿的供奉席位有13人,扬古丽,费英东,额亦都(开国功臣),鄂尔泰,张廷玉(康熙,雍正的心腹大臣),阿桂,福康安,和琳(乾隆朝重臣)。这里要提到,西配殿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即雍正帝最为倚重的心腹,张廷玉。之所以说张廷玉特殊,是因为他是清朝太庙里,唯一一个汉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