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民国!29张上色老照片,太真实了,让我们来看看
其中既有少年,也有青年和老人。无论年龄大小,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这种精神非常值得现代人学习。老照片的收集颇为不易,因此更显珍贵。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街头,一名男子支起场子,打开手中的竹篓,取出一条蛇。一阵吆喝声响起,渐渐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原来,这男子是一位驯...
太罕见了!一个外国游客,100年前拍摄的“旧中国”
有的人认为,100年前不会堵车,其实未必是事实!从这张照片上看,当时小河上的行船,已经堵得不可开交了。100多年前,塑料制品尚未进入中国,人们的日用品大多是竹子制作的,箩筐、扁担、竹篓、簸箕、筛子……都是篾匠们用竹子做成的。100多年前,人们还没有旅游的观念,在名胜古迹偶尔能遇到旅游的人,那些都是坐骄...
老照片揭秘老成都:篾匠“手上功夫”不寻常(组图)
黄篾柔韧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除编篾席外,篾匠还会编扎竹榻、竹靠椅、竹躺椅、竹匾、竹丝畚箕、竹箩头、竹篮等用品。以前到市场买菜,人人挎着一只竹篮,说起来也是旧时的一道风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谭曦老图片作者:西德尼·戴维·甘博...
老照片:1981年,外国人镜头里的中国
40多年过去了,照片上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这是1981年,外国摄影师比尔·霍克(BillHocker)在四川成都拍摄的。这位老大爷是一位篾匠,他此时正在制作斗笠。他的技艺了得,他甚至不用看,直接盲操作了。昔日,篾匠是很吃香的职业,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很多东西都要靠篾匠用竹子制作出来,像提篮、筲箕、撮箕、箩筐、...
震惊!滁州绝版老照片曝光!这才是所有滁州人的回忆
遵阳街滁城人称之为“老东关”,当城市沿沙河而衍发时,这里曾经是滁城最繁华的地段,集中了各类手工匠人:篾匠、笼匠;木匠、箍桶匠;铁匠、白铁匠;扎灵匠、玻璃匠、理发匠…·2016年7月市政府启动了遵阳街拆改工程,旧日的街市将焕发出新的风采。
Ade,我们的童年,六安这些老照片和老地名终于收齐了!
如北外街、篾匠街、便门街、大井拐、田家拐、和平巷、牛角巷、大竹丝巷、小观音寺巷、清官旗、十八层、北门下洼等等,这里,笔者仅凭记忆理了一部分老地名、包括已消失或还在使用的,并记出地理方位及地名由来,留存后人备考(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落水桥(老城南门口、地势低洼、积水落入该桥流去、故称)...
1924年浙江杭州老照片 杭州街景西湖风光
1924年至1925年,美国人约翰·弗里曼做了一次从菲律宾到中国的漫长旅行,在旅行过程中,他拍摄下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本组照片为弗里曼在中国旅行时拍摄的杭州风光。远处是还未倒塌的雷峰塔宝石山上看西湖杭州吴文记营造厂的锯木工杭州街道上的黄包车站在西湖瞭望远处的保俶塔岳庙正门乡间河边的篾匠西湖边的船夫...
清末普通百姓(真实的)上色老照片
清末普通百姓上色老照片,一大碗米饭,看着就香,能吃能干。清末普通百姓上色老照片,带着孩子乞讨的妇女。清末普通百姓上色老照片,篾匠,靠自己的手艺生活。清末普通百姓上色老照片,修补锅碗的匠人。清末普通百姓上色老照片,老掌柜。清末普通百姓上色老照片,卖布鞋的老汉。
我的通信故事·见证七十年①|一张老照片 三代人的通信故事
照片拍摄于1966年8月11日,上面是屈彤彤爷爷和他邵阳县邮电局的同事,而白色搪瓷茶杯,是爷爷给屈彤彤留下为数不多的记忆。屈彤彤介绍,她的爷爷是个抗美援朝老战士,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参加工作,手中的钢枪也变成了肩上那军绿色的帆布邮寄袋。屈彤彤爷爷这一辈子,过得很坎坷,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