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长河流淌 殷墟甲骨文文脉绵长
这些年,相关部门累计从民间收集纸质和实物档案1000余件,采访红旗渠建设者1000多名,形成修渠人采访视频资料700余份、口述实录稿100多万字,多家单位联合制作《红旗渠精神永在》纪录片……多渠道收集保护,留住了珍贵史料,红旗渠档案入选《河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去年,我市举办社科界“红旗渠精神永在”理论研讨会,30...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甲骨见文明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甲骨见文明2024-10-0915:22:13国际在线北京举报0分享至0:00/0:00速度洗脑循环Error:Hlsisnotsupported.视频加载失败国际在线284.1万粉丝世界观,观世界02:16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02:39欧盟多国收紧移民政策内部...
纪录片《何以中国》:影视化的早期中国文明简史
殷墟为商代晚期都城,为古代文献所记载,并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往前推进了近千年。殷墟丰硕的发掘成果反映了商时期系统的文字、成熟的礼制、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高超的科学技术等,使殷墟成为彰显中华文明连续不断、多元一体特征的标识。周代则进一步发展创造出“家国一体...
考古发掘50年 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初步形成
新华社长沙8月23日电(记者张格、刘芳洲)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年,再次引起世界关注。在此前摸清“家底”总量超2.6万件的基础上,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已初步形成。50年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宛若架设一条时光隧道,通往2000多年前的西汉。50年后,一系列研究成果接连发布,揭开许多未解之谜。目前,...
在殷墟,找到中国人最早的记忆
“逛得越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这是陈英鹏和杨莉萍共同的感叹。讲解结束后,他们加了微信。陈英鹏逛殷墟博物馆那天,杨莉萍特意抽出一天时间同他一起。离开安阳后,陈英鹏去了陕西、山西,他们仍保持着联系。陈英鹏看到优秀的历史纪录片、书籍、科普视频也会随手发给杨莉萍。
豆瓣9.1,首播收视第一,纪录片《何以中国》何以广受好评?
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今年1月已正式收官,但因为在策划、内容和制作等方面质量上乘,故而余热不断,广受社会各界好评(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有考古学者在评述中表示,《何以中国》系统性地追溯中华文明的根基、发源、形成与早期发展,全方位解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文史英华】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合集——考古实证下的中华...
考古发掘复现古代真实生活场景百年来,一代代中国考古学家行走于田野,筚路蓝缕,青灯黄卷,用手铲释读历史,带来了丰硕的考古成果。纪录片《何以中国》正是以这些成果为依托,通过实证材料对古代生活场景进行了复现。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中,那间当年最大的方形房屋里,中部是一个火塘,50多岁的男性首领被葬在房屋...
大型系列纪录片《一片甲骨惊天下》开机!
我们将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努力将《一片甲骨惊天下》打造成为饱含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新样态文化纪录片。”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郭士飞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薛崇林进行致辞,他热烈欢迎大家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今年是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5周年,《一片甲骨惊...
数千件珍贵文物亮相 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
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比如花东H3甲骨窖藏坑的110余片甲骨,讲述了商代王子的贵族生活;亚长墓及其出土文物,还原了商代将军的英姿;大型牛角祭祀坑,整体“搬进”了博物馆;威严壮观的车马坑、反复出现在教科书和纪录片中的文字镶嵌绿松石甲骨也...
[河南新闻联播]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60秒看殷墟上新
来源:央视网2024年02月27日08:42内容简介殷墟博物馆文物43新闻栏目推荐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新闻1+1朝闻天下CCTV-1综合CCTV-2财经CCTV-3综艺CCTV-4中文国际CCTV-5体育CCTV-5+体育赛事CCTV-6电影CCTV-7国防军事CCTV-8电视剧CCTV-9纪录CCTV-10科教CCTV-11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