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重庆沙坪坝公园“文革”红卫兵墓园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公园内的“文革”红卫兵墓园曾是重庆“八一五”公墓,已成了全国唯一见证重庆大规模武斗的坟墓。改名后的“文革”红卫兵墓园,于2009年被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文革”红卫兵墓园四周建有围墙,平时大门被锁着。重庆市沙坪坝公园内的“文革”红卫兵墓园。沙坪公园红卫兵墓园里共有113座墓,其中6座是...
重庆红卫兵墓园寻踪:19座墓碑的故事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0天之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红卫兵运动迅速遍及全国。在《决定》出台48周年之际,澎湃新闻(thepaper)通过数月寻访重庆红卫兵墓园死难者亲友、见证者,以及与曾钟的对话,试图还原墓园中19座墓碑上23名死难者的人生。...
红卫兵墓园的死难记忆
这篇日后被媒体广为传播和引用的文章中介绍了“红卫兵墓园”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墓园实况、埋葬的死者身份和数目等情况。其中还记录有陈晓文当年采访到的一些死难者亲属。多年研究重庆“文革”历史的作家何蜀,在“红卫兵墓园”成为重庆文保单位后,写过一篇题为《墓群的记忆》的文章,其中就引用过《重庆红卫兵墓地...
晶报:红卫兵墓园,值得更多人去看看
作为一个全国仅有的保存完整的“文革”墓群,重庆红卫兵墓园每一块墓碑上都镌刻着文革战团“八一五”派死者的名字,墓园里埋葬着上百名红卫兵和造反派。他们基本上都是在1967年5月至8月间被打死的中学红卫兵和重庆厂矿企事业的工人造反派,年纪大多在十几岁或二三十岁,最小的仅11岁——还是一个十足的孩子。可以说,...
重庆“红卫兵墓园”求生记
“文革”期间,重庆武斗惨烈,在1967年夏至1968年夏一年左右的时间内,重庆市武斗见于官方记载的就有31次,动用枪、炮、坦克、炮船等军械兵器计24次,645人死亡。据郑志胜介绍,沙坪公园内墓园的造墓立碑时间,是1967年6月到1969年1月。沙坪公园管理处负责搜集、整理红卫兵墓园资料的研究员李中华介绍,重庆当时类似的红...
重庆红卫兵墓园成文保单位背后:曾几次面临被铲除
1月12日,重庆市沙坪公园红卫兵墓园(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历经40年风雨,承载着一段特定历史的红卫兵墓园去年12月15日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本报记者吴伟摄沙坪公园,两位老者在参观红卫兵墓园徐元宾摄■核心提示42年前,山城重庆曾爆发过规模为中国同期之最的“文革”武斗。死难者被分散掩埋于重庆市区约24处。随着岁月流转,这...
重庆红卫兵墓园风雨文保路(3)
根据陈晓文、李中华等研究者的调查,“文革”武斗结束后,上世纪70年代,红卫兵墓园曾一度损坏严重。根据陈晓文《重庆红卫兵墓地素描》的描述:“当时墓园仅靠一堵失修颓圮的土墙与相邻的农村生产队隔断,附近农民逾墙撬走上好的石板、建房做宅基石、盖猪圈。1975年全面整顿时修葺公园,才砌整了与外界隔离封闭的院墙,...
武斗牺牲红卫兵墓园成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京报1月8日报道去年12月,位于重庆市沙坪公园里的红卫兵墓园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承载着历史的墓园,有131座坟茔,埋着573人的遗骨,他们死于“文革”期间的武斗。由于风吹雨打,墓园正在自然损毁。将红卫兵墓园评为文物,参与评定的没有一名专家反对。(据1月7日《重庆商报》)...
重庆红卫兵墓园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组图)
因为共同关注沙坪坝红卫兵墓园,陈晓文和曾钟成了挚友,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何蜀。“红卫兵墓园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一段用水泥、砖头凝固下来的沉重历史。”何蜀称,将其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范性的保护,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何蜀称,将红卫兵墓园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规范性的保护,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何蜀...
中国唯一红卫兵墓园将开放 埋上百“造反派”(图)
我国唯一的红卫兵墓园即重庆“文革”红卫兵墓园即将于今年清明节开放。墓园里埋葬着上百名红卫兵和造反派,他们基本上都是在1967年5月至8月间被打死的中学红卫兵和重庆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工人造反派,年纪大的多在十几岁或二三十岁,最小的仅11岁。此墓园于2009年被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人民网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