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兵马俑”打交道的人(考古中国)
2024年9月8日,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舱内环境调控系统、专用照明工作系统、工作记录系统、文物信息采集系统、文物吊运装备……申茂盛说,这是“从考古发掘现场到实验室修复的全流程闭环体系”。这套体系背后,是兵马俑“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
从兵马俑到秦始皇帝陵,他们唤醒沉睡的“地下兵团”
2024年9月8日,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舱内环境调控系统、专用照明工作系统、工作记录系统、文物信息采集系统、文物吊运装备……申茂盛说,这是“从考古发掘现场到实验室修复的全流程闭环体系”。这套体系背后,是兵马俑“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
1999年,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一个陶俑,其神秘面孔让考古界为之震动
1999年9月10日,考古人员正在秦陵兵马俑二号坑进行着发掘,像平时一样,考古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突然,一个兵马俑的面孔让现场考古人员震惊不已,清除这个兵马俑面部的浮土后,它呈现绿色,白色眼白,头发、发髻为赭石色,发带为朱红色,眉毛、胡须为黑色,眼睛黑白分明黑,双眼给人感觉炯炯有神。将这个兵马俑身体其余部分...
考古遗址博物馆:遗址和现场才是主角
却忽略了其作为遗址的真正意义,可能不会深入探究这个遗址究竟有多大,肯定也不会去探索秦陵,但秦陵按理说才是主角,是主要的遗迹所在,兵马俑坑只是其百八十个陪葬坑中的一部分,尽管其他许多坑也进行了考古发掘,但并未对外开放展示,观众对这些工作也不了解。
解密秦兵马俑:考古发掘如何透物见人?
资料图:图为位于西安市临潼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内陈列的兵马俑。中新社记者侯宇摄1989年,许卫红从吉林大学考古系毕业,成为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考古队的一员,此后25年的时间里,她基本一直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从事一线考古发掘。刚进入考古队时,许卫红跟随“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工作,参与了兵马俑三号坑、二号坑的发掘...
兵马俑坑现场考古发掘用上高科技
随着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及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的投用,如今兵马俑坑考古发掘已可实现现场环境控制和现场文物保护(www.e993.com)2024年11月1日。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位于一号坑修复区,包含应急保护实验舱、舱内环境调控系统、专用照明工作系统、工作记录系统、文物信息采集系统、文物吊运装备、文物专用定制装备等,构...
秦兵马俑一、二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及考古发掘平台建成
图为兵马俑二号坑内的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中新社记者张远摄9月8日,“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研究国际会议”在西安召开,大会发布了秦兵马俑一、二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及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建设成果。该实验舱和平台于近日建成,为考古现场发掘与文物保护提供了实验分析与修复、环境...
科技助力兵马俑出土后留住原色
兵马俑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受访者供图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记者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获悉,近日,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研究国际会议发布了秦兵马俑一、二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及考古发掘平台建设成果,宣布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
呵护文化瑰宝 探寻文明历史——写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考古发现50...
????时任秦始皇兵马俑考古队领队的袁仲一在陕西西安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现场进行文物清理工作(1974年摄)。新华社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虽然发现的是陶俑碎片,但初步拼对出的几尊陶俑足以在当时的考古界引起轰动:从陶俑的发型服饰、神态姿势,到同时发现的铜镞和铜弩机……可以看出,这是秦代的武士俑!
兵马俑考古发掘50年 累计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
“截至目前,我们累计接待的海内外观众超过1.6亿人次,成功入选全球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保护、研究利用文化遗产的示范样板。”9月8日上午,在“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研究国际会议”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全面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发掘、研究阐释、传承利用的探索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