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郜媛媛从植物考古的角度对云贵高原早期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并根据19处遗址植物大遗存的统计发现,至迟在公元前2650-前2300年的白羊村晚期稻粟黍混合型农业已经出现;公元前1400-前1200年前后是云贵高原作物组合由稻米为绝对主导的稻粟黍混合型农业向稻粟麦混合型农业转变;公元前1200年之后小麦成为先民首选,稻、麦等...
“百谷之长”的粟文化时代(下)
由于粟在粮食中占据首要地位,故常常和“菽”“稻”等搭配,组成“菽粟”“稻粟”等词语,作为粮食的代称。《国语》卷十《晋语四》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此外,含有粟类作物名称的成语大多数有明确的出处,其中一些成语今天仍较常用。粟还是古代重要的作物、百姓必备之口粮,又被赋予各种寓意,往往成为诗歌创作的...
透骨见人,通古达今:2023年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盘点
通过对比东迁前早期秦人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发现粟作农业在秦人东迁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增强,为秦人国力增强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地处南北文化交界带的河南淅川先民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分析表明,仰韶晚期先民食物结构以粟黍为主,石家河文化时期则呈现稻粟黍混合的特征;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粟黍重新成为当地主粮。...
稻米之路 文明之光
????在距今6000—5000年,中原、关中乃至甘肃东部地区就已陆续出现稻作遗存。这些稻作因素的北传及粟黍南传,促使中国大范围内形成稻粟混作的农业形态。尽管不同区域因气候环境条件不同,稻粟的比例差异很大,但因地制宜的混合种植模式成为中国传统谷物农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土壤,也为中国历史核心区形成“五谷丰登”的农...
稻米之路 文明之光(博物视界)
在距今6000—5000年,中原、关中乃至甘肃东部地区就已陆续出现稻作遗存。这些稻作因素的北传及粟黍南传,促使中国大范围内形成稻粟混作的农业形态。尽管不同区域因气候环境条件不同,稻粟的比例差异很大,但因地制宜的混合种植模式成为中国传统谷物农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土壤,也为中国历史核心区形成“五谷丰登”的农业模式奠...
新石器时代晚期 凉山先民已主要食用稻粟黍
闫雪告诉记者,发掘研究显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这3个地区的先民均以食用稻、粟、黍为主(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此外,考古工作人员还惊奇地发现,这3处遗址的植物遗存均反映出与草本植物种植相关的生态环境,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可能已经有了种植业。“在这3处遗址发现的可食用野生植物很少,仅在横栏山遗址发现了少量葡萄属,说明...
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孙自法)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最新完成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
粟黍的起源与早期传播
粟黍最初向长江中游地区的传播,与北方地区新石器中期的扩张直接相关。汉水上游地区很可能在老官台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粟黍农业,只是当地目前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汉水中游地区大张庄遗址的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当地至少在距今7000年前后已经同时存在稻和黍两种农作物。此后,当地仰韶早期至中晚期的多处遗址,都发现了稻粟黍混作...
【科技日报】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泰伯奔吴”或带动北粟南移
起源于北方旱地的粟黍等作物,是如何向南传播的?“对于这个过程,目前还有诸多环节没搞清楚。”3月22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吴妍说,“通过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的植物遗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粟黍已南传至皖南地区,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
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_河北...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孙自法)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最新完成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