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陶瓷史溯源初探
其中陶器有灰陶、夹砂陶、红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类型有釜、瓶、盂、碗、小缸、罐等。纹饰有曲折纹、人字纹等,经省文物部门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5000年)遗址,说明瓯江上游的龙泉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启了陶瓷文明发展史。2022年初,云和县文物保护中心联手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龙腾文物保护有...
文博日历丨古人把“飞鸟绕日”画在了彩陶上
主要为鸟纹、变形鸟纹、多道横行连续折线纹△宗日文化鸟纹夹砂彩陶壶图源:海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海南州博物馆质地△鸟(鹰)纹彩陶壶图源:青海日报融媒体夹粗砂乳白色陶(或乳黄色)以红彩和黑彩为主质地粗糙、坚硬(夹砂陶需约1020度才能烧制成型)下图是宗日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猜一猜你能从中区分出马...
千年一瞬!触目可及的千年“潦浒陶”掠影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一座号称有千年历史的陶瓷小镇。近年来,在距离潦浒村十余公里的横大路有了重要发现。一是发现距今5000年的“贝丘遗迹”及夹蚌陶、夹砂陶片。二是在距离潦浒7-8公里的越州横大路出土一批陶器,经考古证实多为春秋战国早期、距今至少2790年-3000年。明代云南青花碗(包建新摄影)...
诺木洪文化 陶牦牛
这件陶牦牛出土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它长8.2厘米,高5.8厘米,宽3.3厘米,夹砂陶,为手工捏塑而成。陶牦牛两角和尾部稍残,背部呈波浪形,腹部长毛及地,显露出牦牛站立休憩的形象。牦牛眼睛、鼻孔镂空,背部的曲线、腹部的肌肉、腹下的长毛等细节对牦牛的形体特征表现得十分到...
三星堆东北方发现新石器至明清不间断文化层
联合遗址发现了丰富的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遗存,主要以灰坑遗迹为主,夹砂陶占绝大多数,器形主要有折沿粗绳纹花边口罐、镂空圈足豆、高圈足盘、圈足器、泥质敛口罐等,夹砂陶罐口沿压印绳纹呈花边口状是比较典型的风格,器身多饰粗绳纹、平行线划纹、齿状附加堆纹、凸棱纹等,与三星堆文化的发展序列紧密衔接...
西津渡往事
第一层是清代路基,大约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当时路面为中铺石条,两边铺以块石;第二层路面主体为横向铺砖,旁边砖砌路牙,是明代烧制的青石小砖;第三、四层路面均为碎石夹夯土铺设,考古分析这一层不晚于唐代;第五层路面为土路,内含早期砖瓦及夹砂陶片,形成年代可能在唐以前;最下面一层是山体岩面,但明显...
西津渡往事-新华网
第一层是清代路基,大约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当时路面为中铺石条,两边铺以块石;第二层路面主体为横向铺砖,旁边砖砌路牙,是明代烧制的青石小砖;第三、四层路面均为碎石夹夯土铺设,考古分析这一层不晚于唐代;第五层路面为土路,内含早期砖瓦及夹砂陶片,形成年代可能在唐以前;最下面一层是山体岩面,但明显经过人工打...
光明网 || 四坝文化,从山丹走向世界|陶器|彩陶|火烧沟|河西走廊...
他们穿着兽皮或麻布制作的衣衫,拿着石头磨制的器具,抱着各种图案的红色夹砂陶器,去往临近的河道里取水。这里有一条小河叫川口河。此处三面环水,平坦开阔。那时候,他们住的应该是地穴,但吃的却是和我们今天基本一样的小麦、青稞、皮大麦的原生物种。这些物种,距此五十公里之外的民乐东灰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
海南周刊丨中国重要史前文化遗址:遥遥星汉 文明奥博
陶器可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类型较为单一,多为弧壁敞口的筒形罐,纹饰多为“之”字形纹。玉器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色,数量可观,种类繁多,其中“C”形玉龙和玉猪龙知名度最高。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的西台遗址有保存相对完好的两座长方形环壕,发现了房址、灰坑、窑址等遗迹。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为母系氏族社会,...
东方考古中的嘎拉哈上:老赵闲聊俗称羊拐的嘎拉哈中篇|墓葬|陶器|...
灰坑:发现18个,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陶塑品8件。陶塑品大都是夹砂红陶,仅l件是夹砂黑陶,其他陶雕塑器2件。均夹砂红陶质。标本工T3:6夹砂红陶塑形态仿羊距骨。长2.7、宽2.3、厚1.5厘米。《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配图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邦嘎遗址出土一件打磨羊距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