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破”与“立”的改革丨安徽向无效财政资金“开刀”
不仅如此,在清理中,他们还发现了不少“僵尸”政策了,就是政策已经到期,但是仍处在“应结未结”状态,像有的政策是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依旧在继续执行。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左自智:支持小城镇的建设,这个2850万元。这个是三十年前的老项目。我们有104个县区,小城镇数量之多更不用想了,这2000万元分到下面去能...
点亮新中国的地标丨安徽这个村,敢为人先!
实施“大包干”后,小岗村迅速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但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一样,小岗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也陷入困惑——“一夜迈过温饱线,20年未过富裕坎”。2004年,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到小岗村出任第一书记,引导发展旅游业。随后,小岗村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用小岗品牌带火了特色旅游。2008年,严金昌...
榜样|安徽省旌德县乡村教师江羚: 大山里守望桃李芬芳
在安徽省旌德县大山里的庙首镇,提起江羚老师,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她的故事更是在旌德县口口相传。36载春秋,她矢志不渝地执教于乡野,以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书写教育的华章。1988年从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政史专业毕业后,江羚开始了长达36年的乡村执教生涯。她是一名政史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她持之以...
老区新貌|安徽金寨:乡村蝶变,老区新生
安徽苏豪富金有机茧丝绸有限公司南溪分公司,工人们正在忙碌。(金寨县委宣传部供图)建设和美乡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响洪甸水库附近,有一大片山谷,种满茶叶,名曰西茶谷。置身茶园中,清风徐来,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仅是景区,还是名优绿茶—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区之一。近年来,...
理解长三角|安徽安庆:一个剧种背后的城市想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中城市的戏曲剧场演出普遍低迷,众多国有剧团不得不依赖政府的资助,和普通观众之间的关系,愈显疏离。以黄梅戏和越剧为代表的、以平民风格为突出特点的剧种遭遇诸多困难。但这些剧种在经历百折不挠、绝地反击之后也正在重新被发现,正在被更多的新生代年轻人听见。
一江清水万重山丨安徽小岗村:在希望的田野上
“小岗村一直以农业为主,老百姓只想着把手里二亩地种好,没其他的愿望(www.e993.com)2024年11月12日。”严金昌的讲述来到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以种地为主业的小岗村全村人均收入仅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大包干”20多年后,小岗村再度陷入发展困境。转机在2004年出现,沈浩作为选派干部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
这事儿|石家庄牛肉板面“去安徽化”,发源地也在打造地方品牌
上世纪80、90年代,大批安徽阜阳人北上打工,石家庄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板面就像藏在这些安徽人行李箱里的精灵默默地跟了过来,并在这里开枝散叶。所以,板面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火车拉来的美食”。而来自安徽的板面来到石家庄后和石家庄人经历过一个磨合期,最终它改变了自己,换来了和石家庄人的...
安徽太和板面年营收超40亿元,已拿下“太和板面之乡”称号
上世纪90年代,大张村村民宋建平、丁文喜来到河北唐山摆摊卖板面,由于价格实惠又十分美味,深受当地人的青睐,随后俩人又带着亲戚和乡亲一起去唐山做板面生意,就这样,勤劳朴实的太和人让板面在唐山流传开来、香飘河北,又逐渐辐射到天津、山东、河南、北京、内蒙古及东三省、江浙沪等地,让太和板面走向全国。
在安徽,见证种子的力量
自我国确定了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后,濉溪县农科所于上世纪90年代初研发出的小麦品种“皖麦3号”,成为该县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2010年,濉溪县农科所又选育成功“濉麦1216”,在申报省级审定后的两年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中,产量和抗病性都超过了同时参试的另外41个品种,连续三年排在第一,顺利通过省级审定,由...
安徽蒙城:肉牛产业发展的“超级密码”
2000多年前,庄子寓言中,“庖丁解牛”这个成语跟安徽蒙城结下了千古奇缘。作为被写入史书的“名牛”,不仅滋养了蒙城这座古城,还铸就了这座城独特的牛文化底蕴。在这里,家家有养殖历史、人人有养殖技术。在今年2月的安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蒙城县获2023年养殖10强县通报表扬。该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