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模拟考“自画像”,学生上交美女图,却被老师点名批评:0分
这次考试的题目是“自画像”,要求美术生们画出自己的模样。接到题目后,同学们纷纷开始构思、创作,有的甚至还拿出了小镜子对照着自己画。在众多作品中,有一幅特别引人注目。画中的女孩子,五官精致、皮肤细腻,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就连美术老师看到后,都默默点头,表示认可。大家都以为这幅作品肯定能...
携手奥赛博物馆,遇见“梵高先生”!浦东美术馆迎来首个VR特别项目
体验者将在VR虚拟现实中遇见包括《梵高的画板》《梵高自画像》《奥维尔的教堂》《加歇医生的肖像》《星夜》《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十五朵向日葵的花瓶》《麦田中的乌鸦》等21幅驰骋艺术界的创世杰作。其中的《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以及多幅《自画像》中的一件原作真迹将现身2025年双方的合作大展中,两者均在艺术...
现场|西岸美术馆聚焦20世纪后期,看艺术家的摄影创作
11月7日,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年度特展“另辟前卫:摄影1970-2000”在西岸美术馆开幕,展览关注以艺术家身份使用摄影的创作,聚焦摄影跃升为当代艺术主流媒介的时刻,通过十个章节,串联起摄影如何从记录艺术过程到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前卫历史;展示艺术家们如何思考摄影、如何通过摄影进行创作,并对摄影进行...
到大学城广美美术馆打卡,看看画家段正渠40年“自画像”
段正渠,1958年生于河南偃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与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和中国油画学会理事。1982自画像76×54纸本油画改革开放之初,段正渠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南,并以厚拙的造型和极富视觉张力、有如北方泥土中生长...
伦勃朗的最后两幅自画像弥漫着一种痛苦的自知之明
图三伦勃朗,《自画像》,1669年。布面油画,86厘米×70.5厘米。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在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这幅自画像中(图三),他最初画的是自己张开双手,其中一只手拿着画笔。不过,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画笔,改成了双手紧握的那种有点被动的祈祷式姿势。将近三十年以来,他的自画像都是同样的角度,身体与...
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转自:南京晨报“在这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没有相同的花儿,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下面就来认识一下独一无二的我吧。我的个子不高不矮,瘦瘦的,扎着一个“马尾巴”,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可精神了!我的眉毛弯弯的,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我的性格热情、...
“初芒计划”少儿美术作品展:看见儿童眼里的世界
《自画像——小布丁》陈泉霖6岁综合材料《水鸟》赵芷冉8岁油画“‘初芒计划’征选的少儿年龄跨度从3岁至16岁,实际上,不同年龄层次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社会化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受教育的程度都各不相同。基于儿童本位的原则,每届都是分成幼儿组(3-6岁)、儿童组(7-10岁)、少年组(11-16岁)进...
馆长对话|博尔盖塞美术馆馆长谈卡拉瓦乔的颠覆与象征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成熟时期的自画像》,约1635-1640年,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澎湃新闻:目前上海有两场涉及意大利艺术的大展,上海博物馆的“对话达·芬奇”和浦东美术馆的“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艺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卡佩莱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可以通过2-3年的大学课程去解答...
“画魂”归来,“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在沪启幕,女画家自画像...
在罕有女性描摹自我的中国绘画史中,女画家的自画像标志着中国美术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革新。潘玉良留学归国后的十年间,曾多次以具有留洋女画家特质的自画像参展,而在1937年二次赴法后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充满东方风韵的中国女画家形象,这个变化意味着她借由自画像逐渐实现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对文化本能的认知。
潘玉良的艺术人生:从上海到巴黎,为美丽、自由、坚韧而突破时代陈见
潘玉良自画像潘玉良的一生都在不断突破各种陈见,她大大方方画自己,也画了大量的女性裸体,展现的是新时代女性美丽、婀娜、健康、自由的精神面貌。她从未被生活打垮,总能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将命运牢牢捏在自己手里。潘玉良出身卑微,命运也坎坷,却有着茁壮的生命力,徐悲鸿赞其“吾道式微时的巾帼英雄”,同道女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