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何以中国
以神之名造城,在这一点上,良渚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有着极大的可比性;而良渚王对自身的神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埃及的法老们。良渚玉器中一个代表器物是一种被称为“琮”的内圆外方的筒型器物,琮是良渚人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在我看来,琮的几何形态蕴含了良渚人对宇...
玉琮王,穿越五千年的凝视
被誉为“天下第一”琮的,就是这件良渚反山王陵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的国之重器,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出土时,它像枕头一样,正面放置,“枕”在墓主人的头部一侧。这件玉琮,重达6.5千克。直槽上,雕琢了8幅火柴盒大小的完整神徽,神人的脸和冠帽、神兽的大眼睛和鼻子嘴巴,都用上了浅浮...
良渚古城遗址考古故事:神奇“玉琮王”如何发现?
1986年,良渚遗址的反山墓地开始发掘,出土许多保存良好的玉器。其中墓葬等级最高的12号墓中出土了一件玉琮,它重约6.5公斤、外方内圆、刻有神人兽面“神徽”,格外引人注目,得名“玉琮王”。也是发现“玉琮王”后,刘斌和同事们才第一次认识到,早前认为良渚玉器上所谓的“兽面纹”,其实是一个头戴羽冠的神像,他...
这件玉琮“撞脸”良渚玉琮
我们对玉琮最眼熟,是因为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玉琮。这种外方内圆的器物,有着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而良渚玉琮数量最多,器型最大,形式多样,从一节到十几节的都有,几乎每件都有纹饰,制作极为精美。在曾经火爆一时的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展上,良渚玉器就是“顶流大户”,玉琮就展出了...
如果文物会说话丨从“玉琮王”看灿烂的良渚文化
与直槽内的神人兽面纹比较,这种人与兽的组合图保持了基本的格局,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的简化戴冠人面与兽面的组合纹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玉琮王的设计和制作堪称史前玉器的巅峰之作。“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出自《周礼·春官》,即指以玉璧祭天,以玉琮祭地,是中国古代用玉礼拜天地四方、“藏礼...
玉琮传说 良渚古国为此玉琮纷争不止,最终导致水淹良渚
玉琮传说良渚古国为此玉琮纷争不止,最终导致水淹良渚玉琮传说良渚古国为此玉琮纷争不止,最终导致水淹良渚#首部AI文化科幻微短剧#玉琮传说良渚古国为此玉琮纷争不止,最终导致水淹良渚(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玉琮中究竟存在什么惊天秘密?一起追随AI短剧《玉琮传说》主角李瑶,一步步探寻玉琮传说之谜。
玉映金辉⑥ | 玉琮都彰显出良渚先民和古蜀先民对于天地自然的认知
玉琮、神树、神鸟……都彰显了良渚先民和古蜀先民对于天地自然宇宙认知的底色。马东峰表示,神树被古蜀人视为沟通天地的器物,而玉琮也是良渚人与天对话的礼器,两者异曲同工的妙处在于都有神鸟相伴,可见两种文明在崇拜鸟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都把鸟视为连接、沟通天地的使者。“在以往的中国历史叙述中,黄河一直被...
夜读| 良渚玉琮
看见良渚玉琮之后,我一直在想它和古钱币的造型之异同。琮,外方内圆;币,外圆内方。琮的历史,比外圆内方的“秦半两”早了两千年左右。民间有个说法:做人要像古钱,外圆内方。形容为人要懂得圆滑,内心又不失原则。那么史前远古的人们呢?他们推崇的是外方内圆的琮。做人要具玉质,言行必须方正以示,内心才可圆融...
良渚文化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良渚文化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这件玉琮出土于江阴高城墩。乳白色,整体为矮方柱形,内圆外方,分为上下两节,四周线刻浅浮雕,共四组图案。每组上节饰戴羽冠人面纹,下节为兽面纹。兽面纹眼大、獠牙外露,较抽象。人面兽面纹周围以繁密的卷云纹作地纹。这种兽与人结合的图案被认为是良渚文化的神徽。玉琮是统治阶级祭...
良渚,“玉成中国”的关键节点 | 叶舒宪、刘斌对谈回顾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图片引自《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主持人:刚刚刘斌老师提到良渚玉器对全国的辐射影响。叶舒宪老师在书中提到一个独到的观点:五千年前玉文化首先统一长三角,继而在四千年之际统一全国。接下来就请叶老师为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这在玉器的器形上有什么表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