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仅存的狂草作品,堪称变化莫测、惊天动地,张旭就学的他
但是,如果我们细看笔画的牵丝引带,绞转用笔以及转折处的以圆代方、一搨直下,明显与《十七帖》出自一人。用笔质量也高过张旭、黄庭坚等人。此作全卷长度超过5米,总计2000余字,字径大小3至6厘米不等。王羲之一生多次抄写《内景经》,小楷、草书版本都有。相比于楷书,此作书写更加随心所欲,笔法奇踪变化,没...
未解之谜:现代科技难以企及的古代工艺|新知
后母戊鼎重达800多公斤,需要的铜液至少一吨,这么多的铜液在当时是如何一次性浇铸成功的,有多少人同时参与才能快速完成,目前还没有结论。第四步:冷却、脱范修整。由于后母戊鼎的器壁比器足薄得多,所以,器壁冷却得快,这样器足与器身很容易出现断裂,所以,司母戊鼎的足在最末端有一段实心,也短一些,这样就...
汉字的“龙”从何而来? | 新知|秦汉|铭文|战国|商王|甲骨文_网易...
但每次仰望星空的时候,或许都可以试试在天空中,勾勒出甲骨“龙”字的形象。04龙的异体写法从何而来?中国人喜欢龙,也喜欢写“龙”字。书法作品中往往会见到各式各样“龙”的异体写法:“龍”“??”“竜”。这些写法都是从何而来的呢?首先从“龙”字的演变轨迹来看,最正统的写法就是繁体字的“龍”,非...
国展为什么规定:大字书法字径不小于15厘米?
对于“大字”即“正文字径原则上不小于15cm”,本文且甘于流俗,沿用此标准,其依据主要来自“国展”生态,可能考虑多数人的书写习惯和展览的可操性,但其学术依据有待深入论证。比如字径超过1米,“书写性”难以控制,即属于“超大字”了。大字不容易写,尤其字数多的大字书法作品更难驾驭。以前有专家学者在参与“国展...
王羲之行书《圣教序》61种常用偏旁部首及范字(28-43)
草书、赵孟頫行书、欧阳询楷书、孙过庭草书)的基本笔画入手仔细研究,熟知各个基本笔画的名称,并能迅速拆解每个范字的基本笔画构成,从大师作品中找出最精美单字进行精准临摹,力求做到神似,达到一定程度后再依据书法结体法则试图把所学范字的笔画重新组合起来,和原字比对效果并找出差距,为以后自成一体的创作打下坚实的...
唐孙过庭草书《书谱》全卷看,适合手机欣赏书法大字帖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
翰墨雅韵,亘古长青: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11)书法篇
而在含蓄又朴厚匀称的笔道中,时不时会出现个别较突出的阔笔和尖笔,比如“王”字的末笔加粗而呈腰形,若以平正的写法,显然无法达到如此强烈的装饰效果,这也正是早期金文的重要特征之一。《大盂鼎》铭文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字形大小渐趋一致,各部分的安排妥贴适应,不事张扬,不求缜密,而自然疏阔、严谨。结体以...
简说北宋拓本石鼓文丨金运昌
一九三二年郭氏在东京书店偶遇三井家流出的安国旧藏后劲本石鼓文照片,便写了《石鼓文研究》一文发表;并于次年将照片寄回国内,由马衡、唐兰负责在中华书局影印行世,不过影响不算太大。一九三六年郭沫若在东京得到刘体智所藏甲骨文拓本二十大册,河井仙郎听说后便向郭氏建议,用他手中的安国旧藏石鼓文善拓三种(先锋、...
现代科技都自叹不如的古代工艺,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6)工艺篇
此谷仓表面以施青白釉为主,所有立柱和正面仓板均匀涂抹铜红釉,栏杆,瓦当、屋脊上子和莲花都用铜红料点提装饰;大门的对联和背板的志铭以青花料书写,仓侧大字则用釉里红书写。四种高温釉(彩)工艺集于一件器物之上,因其工艺难度大,在元代瓷器只此一例。
宋仁宗“铸造”的那些币_艺术鉴赏_中国金融新闻网
受争议的嘉佑年号钱到嘉祐年间,仁宗铸造嘉祐元宝、嘉祐通宝、嘉祐重宝三种钱。其中嘉祐元宝钱文为楷、篆书体书写,均为旋读,光背无文,钱径2.5厘米,重3.8克左右。嘉祐元宝钱存世量很大,版别多样,有一种“元”为隶书书体,写法特殊,铸造精美,颇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