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说话·韵味韩城】九成宫刻石
文物说话·韵味韩城九成宫刻石韩城市博物馆的古代碑刻展室中有这样一组碑刻,一组5件,每块碑长106.5厘米,宽32厘米,楷书阴刻,全文共1109字。它就是清代韩城著名书法家郭均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作品。九成宫位于陕西宝鸡麟游县,原为隋代的“仁寿宫”,唐贞观五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意...
书法里的金石气,从何而来?
但这种气象并非金石原始文字固有的,也不是金石刻铸之前书法家所书写的本来面目。金石气的产生,与以下两点有很大的关系:拓片的视觉效应,风化而成的斑驳。张迁碑碑额(局部)篆书汉故谷无可否认,我们欣赏和学习金石文字,不可能直接面对那些生满铜锈的青铜器或破损的古石。犹如我们欣赏篆刻艺术不是欣赏印章而是欣...
字美中华三期成果丨方正王羲之行书、方正欧阳询楷书等12款最新...
此次又正式发布12款工程最新字体成果:方正马王堆帛书、方正礼器碑隶书、方正熹平石经隶书、方正曹全碑隶书、方正张迁碑隶书、方正王羲之行书、方正智永楷书、方正欧阳询楷书、方正李阳冰篆书、方正伊秉绶隶书、方正吴玉如行书、方正欧阳中石行书。
抗心希古 书字治石丨孙家潭
“印中求印”指在学习篆刻之初,要从古代玺印中取法,无论字法、篆法、刀法、章法,都是摹法古人,所谓印宗秦汉;“印从书出”的代表人物是清人邓石如,简单地说是“印中求印”的升级,指在创作篆刻作品时除了从古印章中取法外,也从文人书法中取法,是将文人书法中的篆法、审美样式呈现在篆刻作品中;“印外求印”...
河北发现欧阳询草书残石,揭露“楷圣”真实水平,世人被误导1000多年!
即便字体分离,章法排布疏朗空旷,上下2字依然不乏呼应感,反而极具虚和萧散的悠然气韵,并且每个草书旁边附带一个小楷,帮助初学者识读。近代书法家沈鹏先生,称赞此作:“千文内容芜杂,有不入眼处,历代名家所书,余最服膺者欧阳询、怀素、赵佶数家,曾揣摩笔意,约取所长”,剩下2幅则是罕见的纸本真迹《张翰帖》、《...
北宋皇帝书法家宋徽宗赵佶十九幅经典御笔丹青赏析
赵佶《笋石诗帖》,纸本佳作,藏于北京故宫,纵34.8厘米,横19.4厘米(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此帖以瘦金体书写,笔触灵动,尽显笋石之清雅坚韧。字里行间,仿佛可见竹影婆娑,石骨嶙峋,展现了徽宗深厚的艺术底蕴与高雅的审美情趣。北宋皇帝书法家宋徽宗赵佶《怪石诗帖》赏析赵佶《怪石诗帖》纸本,楷书,纵34.4厘米横42.2厘米,...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我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练习和钻研书法,尤其喜欢章草。当时在武威文庙看到了这张拓片,拓片上的书体是由隶书向楷书发展的转变期,字体奇特,非常有意思。”于是,这张《大唐故弘化公主志》拓片被樊钧收入囊中,也就是从这张拓片开始,樊钧与拓片结了缘,开启了拓片收藏的道路。
三国时期书法巨匠胡昭、邯郸淳和卫觊十五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魏国书法的发展相对顺利,这与武帝曹操的支持和推动密不可分。曹操身边聚集了一批如锺繇、梁鹄、韦诞、邯郸淳、卫觊等书法家。此外,曹操在建安十年颁布的禁碑令虽然限制了隶书的应用,但为楷、行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政策在东晋时期得到重申,进一步推动了行书的发展。锺繇在楷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为后来的二王父子...
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十三行》——谈书法与文学作品的融合
石常喜/文内容摘要在艺术领域,各门类之间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与书法作为艺术领域的分支,同样不能例外。本文以《洛神赋》及《洛神赋十三行》为例,谈书法与文学作品的融合。通过魏晋风尚下的文学、书法创作微探,分析书家和文学家的心理共鸣现象以及文学作品在书法中的体现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东西问|张玉光:云峰刻石郑文公碑何以享誉海内外?
云峰刻石是研究中国书法源流的珍宝,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古老底蕴。在山东莱州云峰山上,矗立着一块北魏郑文公碑。1500多年来,它在向世人讲述一段家族往事的同时,凸显了中国汉字由隶入楷书风,也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频仍。郑文公碑为何有如此魅力?何以享誉海内外?莱州市博物馆馆长张玉光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