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最早的法典、家书、乘法表……千年简牍中读懂历史的...
除了秦律之外,在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中出土了两封2200多年前的木牍家书,这是截至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家书实物,承载着普通士兵对家人的牵挂思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员高一致:它记载了黑夫和惊两兄弟,问候父母、向父母报告自己在军队里面缺衣少食的窘境。这封家书里面出现了一个高频词,七次之多的“无...
文化中国行 | 真切、鲜活!历史“大事件”“小细节”为更多人所见
这是继睡虎地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之后又一重大典籍类秦简牍发现,记录了秦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图景。走进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在一层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这批2010年初从海外回归的珍贵秦简。这批秦简刚入藏北大的时候,被淤泥所包裹,一触即破,墨迹也极易脱落,使得秦简的整理工作异常艰难。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团队...
海外考古大家访谈|华翰维:国家起源考古学研究的奠基者
美国麦克阿瑟协会会员(1993-1998)、圣达菲研究所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5-今)、圣达菲研国家起源考古学研究的奠基者究所成员(1998-今)、英国东非学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讲师(2009)、山东大学立青考古访问教授(2011-今)等。
纪要︱“西域与南海的对话——基于材料、视角与方法”学术工作坊
为摸清唐朝墩遗址的整体面貌、形制规模、年代序列和文化内涵,自2018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唐朝墩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经过7年的考古发掘,基本确认唐朝墩古城遗址是唐代庭州蒲类县县城,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沿用于高昌回鹘、西辽和元代,至13世纪到14世纪废弃...
丝绸之路10大考古,10大展览,10大专著,10大事件发布!
6月19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2024“丝绸之路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2023年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该年报由9个国家的22位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共同整理编撰,年报全面记录、梳理和推出2023全球丝绸之路相关考古发现、陈列展览、学术成果、文化事件四大板块的“十大”榜单。
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是公元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1982年考古发现并命名(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2018年被盗事件发生后,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墓葬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
...是寻真,记录也是 | 《江海遗珍 · 长江口二号》创制中的考古记录
“长江口二号”给了我们一个叙事的背景,去展现参与项目的不同职业人的另一种人生,也展示中国人科技助力考古的智慧、突破自己直面未知的勇气、以及长期坚守的韧性。被连接的考古是综合多学科多工种的复杂工作。纪录片则是对多重信息的破解和重构。在工程和考古现场,我们记录事件,跟随人物行动,感受不同职业和从业...
《中国考古报道》:做好考古与大众之间的“翻译”工作
堪称六边形战士的她,无论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还是考古文博类的节目,采编播经常亲自上阵。于她而言,学科在读和实操项目恰好契合,非常幸运。“我是泡知网来做《中国考古报道》每一期节目的”,对于这档节目,雷小雪不敢有一丝懈怠。“你说的每一句话,一定要有依据。”...
海平面变化、长期干旱、气温骤变,古人们碰上气候事件怎么办?最热...
然而,考古学的视角却提示:古代社会也曾经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他们采取的应对和适应策略,为今人提供了珍贵历史经验。自然气候档案和考古研究,正为认识人类如何应对各种气候事件提供独一无二的视角。世界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获表彰。摄影:张春海“这是一张激光雷达图。”与人们印象中金字塔式的玛雅文明古建筑不同,...
陈淳:考古学如何重建上古史
陈淳:考古学如何重建上古史来源:“齐鲁学刊”微信公众号《史记》书影(图源:《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历史学的本意是研究人类从最古老时代直至今天的变迁。人类历史一般将人类发生的事件以年代序列安排,并作出解释。人类发展大约始于300万年以前,最早的文字记录只有5000年,而在世界许多地方,它们甚至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