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还原史前生活画卷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春季,是中国境内首次采用聚落考古的先进理念、首次使用大规模布设探方方法发掘的古代聚落遗址,在世界考古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54年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石兴邦主持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现了包括环壕、房屋、圈栏、窖穴、陶窑、墓葬在内的遗迹,出土石...
【文化中国行】半坡遗址:还原史前生活画卷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春季,是中国境内首次采用聚落考古的先进理念、首次使用大规模布设探方方法发掘的古代聚落遗址,在世界考古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54年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石兴邦主持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现了包括环壕、房屋、圈栏、窖穴、陶窑、墓葬在内的遗迹,出土石...
2024公基知识历史考点——半坡遗址vs河姆渡遗址
生活工具主要是食器、水器,其中半坡文化食器的特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半坡遗址大量使用彩陶,第二是半坡遗址彩陶器的装饰大量使用人面鱼纹盆,人面鱼纹的图腾也和早期生殖崇拜有关。同时,半坡遗址的房屋结构大多为穴居,半坡文化的名字也因为穴居的形式得来。二、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晚期母系氏族的文化遗址,出土自...
历史|西北地区为啥一遇地震,就会损失惨重?与老百姓的房子有关
毫无疑问,房子相对窑洞在地震中是较安全的,在告别窑洞,进入房子的时代,人们经历了半地穴式房屋。这种房屋是北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典型代表是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在黄河中游地区,前仰韶时代房址的地穴较深,有超过1米者,或可称作“地穴式房址”。告别了半地穴式房屋...
跟着历史课本“赏国宝”
半坡遗址:追寻史前文明之光在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课“原始社会与史前社会”中,介绍了位于西安市东郊的半坡遗址,并配发了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陶埙、陶纺轮、石锛、骨箭头、骨渔叉等文物图片,还有一张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
“我”从远古来 ——西安半坡博物馆走进东城二小
本次活动以半坡文化为主线,展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活动中,半坡博物馆的教育人员以“来自远古村落”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了房屋的起源与发展变化,重点展示了半坡遗址发现的房屋遗迹、半坡遗址的村落布局以及历史时期典型建筑和城址的特点。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仿佛穿越时空,对话历史。感受古代先民的聪明智慧...
西安半坡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
一、住宅1955年,我们在半坡遣址住宅区的北部发掘了约2500平方米的面积,发现了32座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子。淸理了28座,还有6座有一部分压在未开掘的部分。这些房孑,大部分仅留残迹;保存较好的有第2、3、6号方形房子和第3、4、9号圆形房子。方形房子分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图版壹,2)。从它们的建造和结构上说,...
半坡遗址:追寻史前文明之光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半坡村,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3年被发现,1954-1957年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窑遗迹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
半坡遗址:6000多年前的村落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南临半坡村,因此而得名。这里保存着一座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的聚落遗址,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2年12月,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第二发电厂做古文物清理工作时,偶然发现发现一些彩陶残片;1953年10月,中国科...
小学课堂里开起“土木建筑课”,学生自己动手建造房屋
课程中,中国建筑博物馆的讲解员田维皓为学生们讲解中国古代房屋的形状、特点以及功能,在较为经典的河姆渡遗址房屋和半坡遗址房屋式样中——土与木之间的交错纵横,抵御了千百年的风摇雨撼,这也勾起了孩子们对几千年前建筑的好奇和兴趣。听完趣味专业的土木课堂,迎来了学生们期待满满的手工环节。大家分成3人一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