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家聚焦良渚:考古学中的世界文明有何异同?
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赵辉看来,长期以来,古代文明研究在资料整合与理论提炼方面始终缺少中国充分的参与。对此,考古学家对良渚遗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良渚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中国又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赵辉说。11月25日,国际考古学家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南城墙遗址了解遗址细节。曹丹摄在第...
中国聚焦|在“良渚故事”中感受文明交流互鉴
参与本届论坛的专家普遍认为,补齐缺失是良渚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良渚论坛则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度交流的场所。这是2024年7月4日拍摄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透过‘良渚论坛’平台,推动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相互成就,正是中国讲好‘良渚故事’的初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四...
首家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在杭州良渚落成
11月26日,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浙江)(下称“考古标本库房”)落成揭牌仪式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举行。据介绍,考古标本库房处于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间,紧邻良渚遗产区,是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单位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2年2月,浙江省考古与...
良渚国际考古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
中新社杭州11月26日电(曹丹)11月26日,良渚国际考古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该中心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共同建设,将致力于深化良渚遗址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大型遗址考古合作的新模式,构建东西方文明比较研究平台,并建立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良渚的众...
用脚步丈量文明交融的距离 近百位中外学者专家走读良渚
从书本走进现实,让罗宾·肯宁汉啧啧称奇的,是良渚出色的文物保护与展示技术。他俯身凝视着一盘来自5000年前的炭化稻谷,这实证了良渚稻作文化曾经的发达,“考古中经常会有材料遗失的情况,我发现良渚文化尽可能地完整保留了第一手资料,这让我很惊喜。”
“良渚论坛”嘉宾悼伦福儒:他和良渚永远连接在一起
2019年12月14日,著名考古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伦福儒(前排右二)在上海参加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资料图)中新社记者孙自法摄在参加“良渚论坛”的多位考古学家眼中,伦福儒是良渚古城遗址的“老朋友”。“伦福儒曾三次到访良渚古城遗址。”徐天进回忆。伦福儒在图录上看见良渚的玉器后,埋下了对良渚古城遗址...
在良渚,找归属——良渚论坛以人文之名,刻录世界文明心声
外籍讲解员麦安琪为良渚论坛中外嘉宾讲解方建飞/摄2年前,麦安琪加入了良渚博物院的双语讲解志愿者团队。她为了准确地将每件文物的故事讲给游客听,学习大量书籍和历史资料,认真反复研究良渚博物院以及其他博物馆的相关内容。为了今年的良渚论坛讲解,她从去年开始,整整准备了一年。麦安琪现在的身份,还是浙江大学博物馆...
赵辉:良渚叙事比申遗成功时有了更大突破
“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不仅构成了长江下游邦国文明形成的关键证据,也是证实多元一体‘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赵辉说,2002年开始,良渚遗址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赵辉表示,从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所需要的人力和粮食以及各地出土的玉器看,良渚社会内部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的关...
麦家:下一部也许会写良渚!五大洲60余国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
这是一次关于良渚、关于古老中国、关于文明和文学艺术的对话。“说到古老中国,我不由想到我的英语翻译,她是剑桥大学的文学博士,研究的是中国先秦文化,对古老中国及华夏文明的认知远在我之上。她无比赞叹我们古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像良渚、长城、大运河这些辉煌的古建筑,古文明,正是中国古人举世无双的想象力和创造...
“良渚论坛”这场中外音乐家对话,留下了怎样的现代回响?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发表讲话主办方供图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看来,良渚遗址的发掘为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先进性,还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从民间故事、民间歌曲到诗词艺术,这些文化遗产在当代各种艺术形式中得以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