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东山松帖》,萧散秀逸,百态横生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书法,幼学其父,后学张芝,擅长篆、隶、楷、行、草、章草、飞白等各种书体,尤以草书见长,他的楷书体势开张,气峻韵和;行草书笔法灵动,纵逸豪迈,饶有气势,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王献之《东山松帖》又名《新埭帖》、《东山帖》,纸本墨迹,纵22.8厘米,横22.3...
王献之书法欣赏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临学全攻略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画隽秀挺拔,结字萧散逸荡,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王献之写过不只一本《洛神赋》,原本墨迹写在晋麻笺纸上,也称晋麻笺本,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首尾残损缺失。如今...
还原颇具戏剧性的书法家王献之——评《王献之研究》
由于史料的残缺,王献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谜题。正如田熹晶的《王献之研究》中所言,王献之的性情、婚变、履历很少有确切纪年,他一生的脉络是模糊的。其二,阐释太多。尽管史料对王献之的记载含糊不清,但是后世对王献之事迹的各种阐释数不胜数,角度各异,基本构成了后世认知王献之的重要面向。还有很多记载以讹传讹,...
赵孟頫47岁行书《洛神赋》欣赏|兰亭|王献之|书法作品_网易订阅
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此卷《洛神赋》为赵孟頫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
他们是中国书法史上最顶尖的一对父子组合,王羲之和王献之到底谁更...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王羲之、王献之(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他们是父子,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们是书法世界里顶尖的、最强的一对父子组合,并称“二王”。他们父子是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代书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他们的书法到底好在哪里?他们为什么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我们只有回到那段历...
王献之写给前妻的信,成千古名帖!
王献之给谢道茂的这封信,还好被刻录在北宋《淳化阁帖》里,被后世称之为《奉对帖》,古人的习惯就是拿帖子的开头文字,作为法帖的名称。王献之的离婚是其一生的恨,而写给亲爱的人的这封信《奉对帖》,却能流传千年,这是幸还是不幸呢?『楚王山书画院』搜集整理...
王羲之,王献之,东晋名士姓名中为啥多带“之”字?
王羲之,王献之,东晋名士姓名中为啥多带“之”字?“人之有名,以相纪别”,在现代社会中,姓、名共同构成一项人群标记符号。但姓与名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符号。人们对于名的使用要早于姓,两者组合是一种后起的文化习惯。具体到古代中国而言,春秋战国以降,中原地区逐渐形成稳定的华夏式姓名习惯,即“姓(氏...
古人年终也要写“总结”?看王献之、董其昌等书法大家都写了什么
王珉(351-388),字季琰,小字僧弥。《伯远帖》作者王珣之弟。世称王献之为大令,王泯为小令。东晋王献之《岁尽帖》释文: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驰情。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驰。晴快。不审尊体并复何如...
临王献之《十三行》
刘响书法小视频。“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Notice:Thecontentabove(includingthevideos,picturesandaudiosifany)isuploadedandpostedbytheuserofDafengHao,whichisaso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