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谱,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4)朝代篇(上)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后母辛鼎”,对比发现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商后母戊鼎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专家由此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商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这样反推,“司”应当是“后”的意思,所以上个世纪70...
被叫了60多年的司母戊鼎为什么会改名?改了名后又引发多少误会
不过,虽然官方的收藏机构一直都在用司母戊鼎的名称,但还是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从铭文的含义来看后母戊鼎的释读方案要比司母戊鼎更加合理,这种观点也逐渐在国家博物馆内部占得了上风。于是在2010到2011年筹备新馆展览时,国家博物馆就把“司母戊鼎”的名字正式改成了“后母戊鼎”。但是,这次突然的改名就给大众带...
古人眼中的动物世界,寓意影响至今,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17)动物篇
后母戊鼎鼎耳上有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有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鼎身腹部装饰饕餮纹,在司母戊鼎上,每个面都有6只夔龙,其中横向长边框的2只夔龙对称成为一个“肥遗”型饕餮纹,纵边各有一只夔龙,这样4个面就有24只夔龙,鼎足上铸有蝉纹。鱼纹自远古发端,最初诞生于巫觋文化和图腾文化,是脱胎于生...
现代科技都自叹不如的古代工艺,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6)工艺篇
后母戊鼎重达800多公斤,需要的铜液至少一吨,这么多的铜液在当时是如何一次性浇铸成功的,目前还没有结论。第四步:冷却、脱范修整。由于后母戊鼎的器壁比器足薄得多,所以,器壁冷却得快,这样器足与器身会很容易出现断裂,所以,司母戊鼎的足在最末端有一段实心,也短一些,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使内部的铜...
韩鼎:早期艺术研究中图像的使用问题
另外,使用司母戊鼎耳图像时(图11:3c),也有相近的情况,所用线图不清楚(也未标出处),细节不准确,其实早在1984年出版的《商周青铜器纹饰》一书中就发表了清晰的拓片(图11:3d)。上述图片使用中的瑕疵,可能是因为《天神与天地之道》一书的图片使用量巨大(共313幅图,其中不少图中不只一器),个别图片的来源和...
国博讲堂︱郑岩:十件器物里的中国美术史
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所知最大的青铜器(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学界过去把它的铭文解释成“司母戊”,国家博物馆采用的“后母戊”,是另一种解释方案。这件伟大的作品,考古学一般把它放在类型学的框架中进行研究,技术史也对它做过一些讨论。美术史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
“后母戊鼎”更名之后首次亮相
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此鼎最初被定名时,郭沫若等释读其内部铭文为“司母戊”,但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河南殷墟后母辛鼎的出土,由于风格与司母戊鼎相似,关于原来的司母戊鼎到底叫“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