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朝圣中国文字——《殷墟书契考释》110周年志
2008)知道了甲骨文和金文的形状;我从《殷墟书契考释》(影印初始版本,朝华出版社,2018)知道了中国第一部甲骨文系统考释的书;我从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释林》(商务印书馆,2019)知道了“目前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较诸罗、王时代虽然
浙江日报聚焦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丨在这里,聆听商文明的回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约1000年。甲骨文和古埃及圣书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印章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都是世界古代文明宝库中的瑰宝,甲骨文是唯一真正延续至今的文字。中华文明的记录从甲骨文开始至现代汉字一脉相承,甲骨文也成为见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标识...
潮声丨在总书记“向往”的殷墟,我们有“新”发现
两个多月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提到:“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两年前,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感慨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
商代文字只有甲骨文吗?
唐兰在《中国文字学》里提出了甲骨文象形、象意、形声三书说,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归纳出象形、形声、假借三种汉字基本说。目前学界对甲骨文造字法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也有学者认为,假借、转注属于字的用法,并不是形体上产生新字的方法。一般来讲,甲骨文形成了象形、指事、会意的基本造字形式,大量利用形声字,...
世界最古老的文字系统,能追溯《山海经》的神话,也留有中国最早的...
其中,尤以唐兰、于省吾的甲骨文考释成绩突出。唐兰考释出甲骨文字几十个,还对考释方法加以理论化,总结出“对照法”“推勘法”“偏旁分析法”“历史考证法”等四种方法。关于汉字构造,他针对传统的“六书”说而创造性地提出“三书说”,即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形声文字。于省吾则首倡“独体形声字”的说法,他...
故宫上线多语种网站和古文字数字平台,可查甲骨高清图像
故宫博物院拥有丰富的“古文字类”藏品,以甲骨文、金文、陶文、石鼓文、玺印文字等为重要代表,其中殷墟甲骨共计21395片,收藏量居世界第三(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故宫博物院在历史上也涌现了如马衡、唐兰、罗福颐等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与研究基础。
古文字学如何“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汉字的产生,是关系到中华文明发生的大问题,研究汉字起源,也是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古文字学者责无旁贷,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郭沫若、于省吾、唐兰、饶宗颐、李孝定、高明、汪宁生、李学勤、裘锡圭、曾宪通、张光裕等先生都曾专文探讨过汉字的起源问题。
甲骨文从何而来?比它更老的文字有吗?
沿着时间的长河,从商代晚期殷墟“码头”出发,经过商代早中期的郑州商城,继续上溯,我们将走进“最早的中国”——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或夏代有没有文字?这是学术界探讨已久的问题。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即认为,我国在夏代初年就有文字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根据目前的资...
86岁“古文字通才“走了,嗜读“谜之书”,认出西周甲骨文
1952年,李学勤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参与编撰《殷墟文字缀合》,正式走上学术之路。随着对甲骨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他又进一步提出殷墟甲骨分期的“非卦辞说”与“两系说”,并率先鉴识出西周甲骨文,出版《殷代地理简论》、《古文字学初阶》、《殷墟甲骨分期研究》等著作,极大地推动了甲骨学的发展,成为古文字学在...
全国古文字“大咖”共聚郑州 就殷墟甲骨文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碰撞...
王素表示,过去长期将故宫定位为艺术博物馆,古文字藏品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固然属于原因之一,但故宫的古文字大家,如马衡、唐兰、罗福颐等先生很早就已去世,古文字人才断档,或许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他认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需要“贤才”长期守护,现在情况相同。甲骨文所以被称为“冷门绝学”,就是因为缺乏“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