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八罗汉的起源:佛教中的神秘力量与智慧象征
一:十八罗汉的起源背景十八罗汉的概念起源于佛教的早期经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中。他们是佛陀的直接弟子或传说中的修行者,因其卓越的修行成就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而被尊为罗汉。罗汉在梵语中意为“阿罗汉”,是达到涅槃境界的修行者,意味着他们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获得了最终的解脱。二:十八罗汉的名单及...
最基础的60个佛学名词详解
0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0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0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永远不得...
佛陀的智慧与菩萨慈悲中的苦
佛陀的智慧与菩萨慈悲中的苦从阿罗汉到菩萨阿罗汉和佛菩萨一样,都能进入破执的境界,但阿罗汉过于追求出离,不能像佛菩萨那样,引领众生走向解脱。如果只是想自度,就不会有度人的大力。如果他有了利众的发心,便成了菩萨,但他的觉行却不一定“圆满”,影响力不一定够,所以他还是成不了佛。菩萨的“退转心”...
95-智慧的灯-正文187~188页
(一)1-3章大意:出家作沙门,为了证得阿罗汉果,首先要断欲、割爱、去贪,摈弃世间财物,通过乞食,以获得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为满足。慎勿有过多的欲求,因为爱和欲会使人愚痴而动摇清净心。(二)4-8章大意:要明白善恶事理,多为善、不作恶,及时忏悔改过、改恶行善才是正道。面对恶人的谩骂和扰乱,应...
“佛教与成佛”总说之二|成佛必须具足的智慧与功德(有声读书)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能自知自作证,并且已断尽一切习气随眠,此二障究竟清净的漏尽智力,非诸菩萨、阿罗汉之所能知;诸地上菩萨或多分、或少分能断随眠,一切声闻、缘觉阿罗汉只断除分段生死而无法断随眠,其漏尽智只具有极少分的功德,是故诸菩萨、阿罗汉、辟支佛皆不具漏尽智力,唯如来...
明证法师主讲:《内观基础》智慧与解脱
他将是以阿罗汉的身份脱离轮回,进入涅盘(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阿罗汉不再有未断或未镇伏的烦恼。一切的烦恼已断绝和镇伏。因此无需再祛除或镇服未断或未平息的烦恼。他已无需再改善任何德行、定力与智慧。一切的德行、定力与智慧所应成就的都已圆满。所以他无需再进行改善未尽完美的或增加那已圆满的。内观的修习不会为阿罗汉带来...
佛陀故事会: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事
舍利弗,本来是一位小乘的阿罗汉,后来,他认为小乘属于自利,发出离心,只求自己了生脱死;而行菩萨道.救人救世,可以解除别人的痛苦。因此他发了大心,要修学菩萨行,利益众生,如果众生有什么苦难和需求,他一定要满足人家的要求。正如佛经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他要实践菩萨的这种利他的精神。
你想知道自己,与哪一尊佛菩萨与您有缘,一起来看看吧。
你是一个阳光、善良的人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日光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闇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日光遍照”在佛法上表智慧,放射无量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自昏昧迷蒙中醒觉。
佛教如何看待情欲和爱情:以智慧正视爱情
每个人的修行程度参差不齐,要达到这个最高目标,首先要由修“智慧”下手,逐渐去掉我执,达到无我的果位,这就是小乘的阿罗汉果位;而大乘则更由“无我”的“智慧”进一步体悟我与众生一体,而往广渡众生的目标迈进;所以有人说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慈悲”与“智慧”,而慈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
徐霞客与鸡足山的不解之缘 曾送净文禅师尸身上山
解说:摩诃迦叶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后来于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三年皈依佛陀,成为释迦佛的弟子,仅仅在八日后就正入阿罗汉境地,是佛弟子中最无执著之念的人。清廉自守,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龚俊老师:这个按照佛教的好几部经典,包括禅宗的讲法里面也是这样的,当然他是佛陀的接班人,佛陀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