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回应九一八事变,直言不抵抗没有错!
于是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蒋介石赶忙联系了张学良。当时蒋介石正在江西施行他的“剿共”计划呢,没料到日本的野心这么大,真就对东北发动了武装进攻,所以他马上给张学良发电报说:“要是情况危急,马上撤军,从东北撤出来。”原本蒋介石和张学良都有不抵抗的想法,这想法他俩都想到一块去了。蒋介石接到这封电报之后...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寇和汉奸在东北的阴谋活动
伪政权成立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以下僚属,都不满意,认为该委员会的声明,既无东北脱离中国、独立自治字样,却有等待张学良归来的说法,这等于是为张学良看家而敷衍日本的表示。因此板垣征四郎等对于冲汉说,本庄司令官对于辽宁地方维持委员会的组织很不满意,认为不合乎日军的要求。于冲汉只得哀求日本主子息怒,容...
张学良:永远长不大的少帅 ——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
对日本的动向,张学良不是没有察觉,他多次向蒋介石请示对策,而蒋介石对东北问题的政策是外交解决(与之相呼应的是,武力解决中共问题、政治解决国民党内部异己问题,由此构成了当时蒋介石的三大政策方针,也就是说蒋介石基本上放弃了对日进行武力抵抗的思想和原则,即使后来已经开始了全面抗战,蒋介石依然对外交解决日本侵略问题抱...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如果张学良奋起抵抗,东北的局势能否改变?
吉林方面,张作相的军政心腹熙恰,同时勾结满清遗老和日本人,他故意将精锐守军调出城,在九一八之后主动开城迎接日本人,日后伪满洲国的建立,他也在其中四处奔走摇旗呐喊。汤玉麟和万福麟两人则对辽宁和吉林被日军进攻直接隔岸观火,若是当初张学良真的带兵反抗了,这两人直接反水投靠日本人的概率绝对不低。东北军纸面...
张学良晚年谈九一八,称不抵抗没有错,承认是自己判断形势错误
鉴于这样的认知,张学良和蒋介石就达成了一种不抵抗的默契,武力还击不仅有伤亡,还可能会给日本进攻的理由。这样的认知在日军入侵之前,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这种想法在他们脑中并未改变,还想着不抵抗,根本不知变通。于是在这种不抵抗政策的引导下,张学良带着东北军入关,让日本五个月就拿下了东北。
王春林 | 九一八事变中的张学良财产送还事件
《九一八事变中的张学良财产送还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随即占领了沈阳城,进而公然抢夺各机关及要人的财物(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其中张学良的财产尤为引人注目。它既反映了日军的残暴,又折射了东北要人的义利之辨。既往九一八事变研究多关注国民政府和张学良对日本侵略的应对以及中日两国间的博弈,对日军掠夺的研究多集中在金融机构以及...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何不抵抗?张学良回忆称:与蒋无关,判断失误
蒋介石虽未直接下令不抵抗给张学良,但他的电报和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张学良产生了一定影响。东北早已易帜,理当服从中央政府号令。若张学良不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二人之间必将产生裂痕。从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举措来看,他显然遵循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导向,力求维护国家内部的稳定...
张作霖死后,如果张作相继位,日本人绝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
易帜完成后,张作相并没有松懈。他密切关注军中的动向,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他还积极协调东北与中央的关系,确保易帜后的各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在张作相的努力下,东北易帜过程平稳顺利,没有出现大的动荡。这不仅巩固了张学良的地位,也为东北融入全国统一大局奠定了基础。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就此停止,更大...
张学良视野下的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把对日外交全交中央,有问题向中央推。这种理念,在九一八事变后仍一以贯之”。所以,对于蒋介石涉日方面的指示,张学良大多贯彻执行,对于张学良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态度,蒋介石则颇为认可。在9月22日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指出:“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暂取逆来顺受态度……服从政府,尊重纪律,勿作轨外之...
回望九一八:拥兵30万的张学良为何不敢抵抗只有万把人的关东军?
“九一八”事变时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兵力对比中国东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因其总部在奉天(今沈阳),称为奉军。1920年后奉系势力扩张到关内,并于1926年春占领北京,1927年张作霖自命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摄行大总统职责。1928年春夏间,奉军被北伐军打败,退回东北。6月4日张作霖在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