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简牍博物馆召开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大会
在交流会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作了《从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看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牍探中华》节目总导演马洪涛、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靳江、深圳市艺博堂数字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洵、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据悉,作为目...
寻根探源 鉴古知今
甘肃是中国“汉简之乡”,百余年间先后出土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等6万余枚简牍,占全国出土汉简的一半以上。在节目中,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首次对外公布出土于汉代酒泉郡长城烽燧遗址的一批汉简。这批汉简虽然数量不多,但记载的内容却很丰富,涉及汉代...
甘肃推动简牍文化持续深入现代生活
“我们对馆藏近200件(组)竹木漆器类、编织类、金属类等文物进行保护修复,让病害得以消除或控制。”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在交流发言中表示,近年来,甘肃简牍博物馆以预防性保护为重要保障,推进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两期,实现对展厅文物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和有效调控,延缓文物劣化,进一步提升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
甘肃出土“酒泉汉简”首次发布!《简牍探中华》第一季正式收官
甘肃是中国“汉简之乡”,百余年间先后出土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等6万余枚简牍,占全国出土汉简的一半以上。本期《简牍探中华》,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将在节目中首次对外公布出土于汉代酒泉郡长城烽燧遗址的一批汉简。据杨眉介绍,这批汉简虽然数量不多,但...
甘肃简牍博物馆邀客互动式体验“乐动敦煌”
资料图:2023年10月16日,甘肃敦煌《乐动敦煌》剧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李亚龙摄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说,甘肃作为中国简牍大省、汉简之乡和简牍研究重镇,自1907年在敦煌首次掘得简牍以来,百余年间甘肃先后出土汉简6万多枚,内容浩繁、数量众多的甘肃简牍发现最早、体系完整、文化厚重。数万枚简牍既是汉晋时期...
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 共谋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表示,为利用好、展示好、传承好简牍资源,该馆对400余枚简牍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采集,建立永久性、高精度数字化档案,实现简牍资源数字化管理(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同时深入挖掘简牍文化的多重价值,配备智慧讲解系统,增添沉浸式观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推动简牍文化有效传播。
(寻味中华|文博)从汉代简帛中阅读历史的“细节”
“写信人‘元’、收信人‘子方’,都是汉代普通人,信中所言之事虽很平常,但让我们深切感触到两千年前古人的生活气息。”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说,汉代边塞的屯戍劳作、衣食住行、思乡之情等尽管尘封了两千年,但打开后依然温度满满。甘肃简牍博物馆内展出的汉简。 戴文昌摄秦末汉初,北部匈奴迅速壮大,...
数万简牍“出深闺”,“沉睡”文物“讲故事”
“简牍留下了古代的‘烟火气’,为当代人描绘了一个更加丰富、柔软且动人的历史世界。”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说。每一枚简牍都关乎历史上的人,而正是这无数的人文互动构成了边塞万象,似“连环画”般激发出当代人的无限想象。“粱米八斗、直百六十;即(稷)米三石、直四百五十……往来过费凡直千四百七十。
中国简牍大省甘肃首次集中展出千余枚珍贵简牍原件
新华社兰州9月7日电(记者任延昕、王紫轩)位于兰州市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7日开馆,这是中国简牍大省甘肃首次集中展出1000余枚珍贵简牍原件。“此次展出的1000余枚简牍原件,绝大部分为考古发现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其中包括居延汉简、悬泉汉简等。”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说。
“简”述丝路 品“牍”甘肃——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
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认为,一枚枚珍贵简牍文物,在向世人诉说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激荡着无数人心中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除了保护、修复,更多的是要让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甘肃简牍博物馆也将以很多的方式,用心守护古人的智慧,用心重现文物光芒,不让那些凝聚祖先智慧、民族历史的鲜活史料消失在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