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44个重点问题解析
《解释》第108条对举证证明标准作了规定,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本条规定的举证证明标准就是通常所说的优势证据原则,学理上称为高度盖然性原则,是审核、认定民事证据的一般的标准。如果当事人所举证据达到了优势证据原...
刘欣睿|论大型数字平台格式管辖条款的效力——基于“诉讼常客...
部分头部平台所在地设立的互联网法院降低实质审查标准和证明责任标准,援引实体法中的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对已尽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的举证责任对平台的约定管辖格式的效力基本一律予以承认,导致涉及平台的某些类型的诉讼向头部平台集中,形成诉讼集聚效应。三是法庭常客情形下的司法异化风险性。部分地方法院受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影...
最高人民法院:民间借贷案件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事实审査标准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一条规定,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
新规解读|一文带你速览反垄断法的发展及其与新司法解释重要条款
我国反垄断法在立法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世界范围内比较普遍的制度共识,即(1)禁止垄断协议;(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经营者集中审查。笔者认为这些制度有利于维护竞争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有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也会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我国反垄断法立法之初,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
陈国卿 曾加|我国船舶扣押制度法律问题研究——以申请人与被申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第108条的规定,在我国民事诉讼中,“高度可能性”为通常的证明标准。《民诉法解释》第109条规定了通常的证明标准的例外,即当事人对于“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口头遗嘱或者赠与事实”等实体法要件的证明必须达到比“高度...
陆欣梓 何隽铭|部分裁决在我国撤销与不予执行的实证研究
这一主张的认定主要基于《执行规定》第15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情形:(一)该证据已被仲裁裁决采信;(二)该证据属于认定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三)该证据经查明确属通过捏造、变造、提供虚假证明等非法方式形成或者获取,违...
证明责任规则及其应用方法 | 至正-法律研究
然笔者以为,主张否认被告公司人格的原告债权人,应当为其认为拟适用的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要件成立承担证明责任。因为从实在法看,无论是作为实体法的公司法还是作为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得不出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的结论,证明责任的归属应无异议。唯一的例外是一人公司,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三条,由被告...
关于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的27个指导性意见(2024版)
通俗地讲,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等于司法解释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之和。在审理人身伤害侵权纠纷时,应按照上述理解来确定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参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以国家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为计算标准没有法律依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
十二位法学专家对《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的前瞻
但是,司法实践中监视居住(主要体现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却实际变成了一种羁押措施。立法机关显然也了解这一情况,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折抵刑期,似乎暗示了对于这一“羁押措施”的认可。二、羁押与非羁押措施的区分标准与辨析在制度设计之初,原本应当预见到该制度有可能向不良方向下滑并有所预防。
张曦|诉讼构造法治现代化背景下民事诉讼事案解明机制构建探索
民诉法司法解释第110条对当事人出庭义务进行了规定,民事诉讼法第72条第1款则进一步对案件知情人出庭作证义务进行了规定,同法第13条则正式确立了当事人之诚实信用原则。上述规定可视为对证明责任制度缺陷之弥补,也可以视为我国未来探索构建事案解明机制的立法及实践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