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司法解释》
一是恪守司法解释功能定位。以准确适用民法典生态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为根本价值追求,严格遵循立法原意,在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度框架下系统思考和解决生态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确保《解释》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10:39:24][杨临萍]:二是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民事诉讼领域重点问题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赋予其他组织以诉讼法上的主体资格,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应诉,独立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要点提示:(1)其他组织必须合法成立其他组织必须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成立,法律予以认可的组织。比如,应当履行登...
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44个重点问题解析
第一,当事人主张或者反驳诉讼请求,必须要有事实根据,而事实根据必须要有证据证明,要将诉讼请求、案件事实、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理顺。当然证据本身也是事实,但是证据事实是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二者不是一回事。第二,当事人要证明的事实,应当是案件的基本事实。《解释》第91条对此作了规定。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法官要...
刘欣睿|论大型数字平台格式管辖条款的效力——基于“诉讼常客...
管辖协议具有公法和私法的双重性质:一方面,管辖协议是当事人意思合致的产物,在诉讼行为体系缺失的情况下是否成立、有效性判断皆依赖于民法法理以及教义;另一方面,双方当事人必须在诉讼法允许的框架内选择合意法院,所做也是对于原属于公法强制规定的程序性事项的安排,又不可避免涉及诉讼构造下当事人诉权与象征公权的审判...
谢澍:《刑事诉讼法》修改“证据独立成编”的基本思路 | 中国刑事...
其次,提倡“证据独立成编”,必要性在于借助“法典化”清理“代为立法”的司法解释。“法典化”是当前法学界的“热词”,但在《刑事诉讼法》是否需要法典化的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比较典型的质疑是,1979年《刑事诉讼法》就是法典,因而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典化”早已实现,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没有必要再强调“法典化”...
...|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的...
《规定》共15条,确立了财产性判项执行与减刑、假释关联的根据;规定了履行能力的判断模式和标准;设置了罪犯财产申报和不利后果告知制度,以及配套的减刑、假释撤销制度;明确了6种不影响或一般不影响悔改表现认定的情形(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规定》是首个对财产性判项执行与减刑、假释关联作出系统性规定的司法解释,对依法规范办理减刑、...
陆欣梓 何隽铭|部分裁决在我国撤销与不予执行的实证研究
根据《仲裁法司法解释》第20条的规定,仲裁法第58条规定的“违反法定程序”是指违反仲裁法规定的仲裁程序和当事人选择的仲裁规则,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决的情形,即应当以违反法定程序达到严重影响当事人程序权利且实质性影响案件正确裁决为标准。因此,对于申请人的这一类主张,法院需要审查双方当事人所选择的仲裁规则及仲裁...
张曦|诉讼构造法治现代化背景下民事诉讼事案解明机制构建探索
(下称“民事证据规定”)第75条规定了对证据持有人拒不出示证据之法律评价,可理解为我国法上的证明妨碍制度;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下称“民诉法司法解释”)第112条规定了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要求持有文书之对方当事人提交文书及持有人不提交应承受的法律评价,可理解为我国法上的“文书提出义务...
李定邦|论承包人放弃或限制相关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恶意串通的证明标准应当是排除合理怀疑,而且在损害建筑工人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构成要件,但本条规定不置可否;而特定合同项下的建筑工人可能属于一定的群体范畴,但其是否能代表具有社会一般意义的公共利益也并非无可争议。进言之,对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在不存在约定或法定...
邢法学习 | 如何提升民商案件服判息诉率
基于当事人在诉讼知识、诉讼能力上存有差异,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了法院依职权调查以确保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能得到全面维护。为此,法官要避免“坐堂办案”,不仅要在办理具体案件中加强对案件事实的调查取证、现场勘验等,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方式,全面掌握当地的风土人情、社情民意、交易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