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题跋的阅读方法——以刘体乾旧藏《宋拓蜀石经》题跋为例
经籍由书于竹帛到镌于碑石,多是基于文本歧异和政治需要两个要素,熹平石经如此,正始石经如此,开成和嘉祐石经亦是如此,而广政、绍兴、乾隆石经或多或少亦与此相关。”纵观国史,儒家经典先后七次被刻石立碑,依次为东汉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石经、唐代开成石经、后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代乾...
阐释儒家文化千年智慧
一块三国时期的正始石经残片上,古文、小篆、隶书三体呈“品”字形排列,与其他石经三体直下排列的形式不同,体现了正始石经刻铭形式的多样性。此石为《尚书·臯陶谟》残篇,存“言”“帝”等字。据悉,目前所见这一形式的正始石经仅有《尚书》之《尧典》与《臯陶谟》两篇。来自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伏生授...
??王刚:南昌海昏侯墓《论语》文本及相关问题初探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定州本是“以《鲁论》为底本”,“一个比《张侯论》更早的融合本。”[④]它与汉末的熹平石经本为同一家派,而海昏本偏于《齐论》,此前从无完整文本出土,在比勘与研究中,其巨大的学术意义毋庸置疑。有鉴于此,下面,笔者就结合相关文献,在以上出土材料的基础上,对《论语》文本及相关问题...
马新宇‖汉魏古法与新理异态——从碑版文字遗迹的性质看康有为的...
其中,蔡邕是官方校订刊刻《熹平石经》工程的主持者,《汉书·蔡邕传》虽有“邕乃自书丹于碑”之说,但蔡邕在光和二年以后,并未参与正定六经之事;堂溪典、赵域、刘宏、张文、苏陵、傅桢、左立、孙表等人均为专门正定五经文字者[4],而当时书碑则有政府专门指派的“能书生”一类书佐、令史负责誊写、书丹工作[5]...
保俶塔:西湖北山的千年古塔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南宋天坛》一文中,我们曾确认过杭州有一条风水轴线,这条线由钱塘江始,将凤凰山玉皇山视为左右门户,经子午线向北,从九曜山、夕照山至宝石山而贯穿西湖。就在这条线上,我们可以找出杭州三处极为重要的建筑节点,它们分别是南宋郊坛、雷峰塔以及北山保俶塔。
河洛地理:寻迹洛阳十三朝 曹魏
曹丕称帝后,下令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太学(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正始二年(公元241年),魏帝曹芳又命人再刻石经,内容为《尚书》《春秋》等,称为正始石经。正始石经立于太学故碑(即熹平石经)之西,因用古文(即大篆)、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书写,又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1922年,太学遗址所在的偃师朱圪垱村(今属洛龙区佃庄镇)出土了一方...
论晋唐时期的书学取法
汉代,官方《熹平石经》的刊立就是既有校正文字又有书法教育的双重作用。“蔡邕鸿都《石经》,为古今不刊之典,张芝、钟繇,咸得其道……献帝时为郎中,雠书东观,奏正定经籍,邕乃八分书丹,刻于太学,碑凡四十六,后人咸取正焉”。《熹平石经》的刊立是为正定六经文字所立,但由名家书写的字体也起到了...
云居寺 石经题记破谜团_志说西山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这些题记在当年,是捐刻石经的人彰显自我身份的“到此一游”,而如今看来,这些题记和史书一对照,把不少千古谜题都给揭开了。
三体石经:刻于三国,命运多舛|走近“汉字中国”特展??
因碑文每字皆用战国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得名,又称《正始石经》。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三体石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石经文字书写有几种格式: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三种字体的文字...
重返三国现场 《熹平石经》见证书法的革新时代
《熹平石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成长/摄从汉末至魏晋,书法迎来了转折与革新的大时代。盛行了四百年之久的隶书走向巅峰,草、行、楷等新的书体则从隶书中脱胎并日臻成熟,诸多书法名家接踵而至。从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