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南亚出发︱新加坡的华校文艺晚会:从保卫华文教育到想象多元国家
一方面,新加坡的华校生从社会主义文艺中汲取灵感,用舞蹈、歌曲、话剧等形式来表达对英殖民主义文化的不满与抗争;另一方面,他们深受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亚非拉大团结影响,联合新加坡印度族群、马来族群的青年学生,共同展演各自民族文化,来表达对非黑即白的冷战思维的不满。华校生的文化实践展现了他们对构建一个包容的、多...
新加坡的安溪人最多,创办31所乡村华校
彭松涛在文章里引述曾担任汤申路新民学校校长20年的林荣先生所说:“新加坡有不少会馆创办华文学校,但多属于省级会馆或府级会馆,而所办者只一校或二三校;最多为福建会馆,战前办三校,战后增至五校。而安溪会馆以一己之力,竟支持了22校。”这是林荣校长于1952年的回忆。彭先生后来再增添了9所学校的记录。...
在华的日本人学校到底是咋回事?
我在网上也看到过不少由来已久的说法,说在中国的日本人学校是在培养间谍,是新型的“租界”“国中之国”,等等。甚至还有人说:“一旦打起仗来,这些日本人学校就是日本人的桥头堡。”“日本借他们的在华学校执行换国计划。”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我的这篇文章所有材料均来自公开资料,我想做一下正本清源的工...
新加坡极简史
“新忌利波”是新加坡的古称之一。清朝人曾在新加坡岛上见到后梁和南宋时期华人的坟墓。那是公元907年到1274年间的事,距离今天已有一千多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珍藏)1973年,泉州湾发现一艘宋代古船,装有南洋香料等物。从船底的船蛆考证,这艘船在公元1000年前后曾到过新加坡。印度注辇入侵三佛齐亦称室利佛...
如果没有他,新加坡、中国或许不会是今天这个样
为了开办新加坡的第一所华文中学,陈嘉庚“招多位侨领,募款五六十万元,从上海聘请校长教师”,终于在1919年创办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华中是当时南洋华侨的最高学府,也是新马华校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新马华文教育从初等教育成功跨入了中等教育的阶段。从1923年到1927年,华中均由陈嘉庚担任总理,在此期间,学校经常费与设...
历史|新加坡华文教科书史
“教育的马来亚化”实质上是英殖民地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为管控方言学校(尤其是华校)的发展、推广英文教育而设立的教育制度(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这一政策通过改编华校教科书,削弱或删除具有中国意识的教材内容,转而强调本土化色彩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效忠居留地的情感。在教科书马来亚化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设立了教科书委员会...
新加坡这些中学名校内部原来长这样
德明也是新加坡九所特选中学之一,教育资源十分优秀。作为培育“堂正君子、社稷栋梁”的顶尖学府,我们当以孔子为榜样,以儒家为典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次路过正心园都能想起我校愿景。藏于我校的的不同中华文化元素彰显着我校是特选的华校,我们是特选的孩子。当以培育双语双文化的人才为目标,欣赏不...
关于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概念的商榷
“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的定位:一是华校在本地教育体系的定位;二是华文课程在华校的定位。”作者的结论是:“在融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的华校里,所在国的语言理所当然就是‘母语’,而华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定位于第一或第二外语,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华校都有此类比较成功的模式。”对作者在该文中的这些分析和...
新加坡大改革!发失业补贴,30周带薪产假,取消GEP天才班!
我知道,华社人士非常关心华语水平的问题。许多新加坡人在家里主要讲英语,其实我也一样。我的爸爸在马来西亚长大,妈妈是在新加坡的马来甘榜长大。他们都不会讲华语。从小,我在家里也没有讲华语的机会。我是上学之后才开始学华文的。所以,学习华语需要更加努力。还记得,那时候有些同学笑我“JiakKantang”(马来语,...
李显龙今卸任:和中国情缘深厚,任内20年访华多达14次
接受12年华校教育,懂中国多个地方方言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自幼便受到来自父亲的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李光耀很重视孩子接受华文教育,因此李显龙小时候接受了12年的华校教育。2004年5月,李显龙以新加坡副总理身份访华,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用广东乐曲《步步高》祝贺他即将接任总理;李显龙则用苏轼《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