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禅宗对佛教人文精神的张扬
大乘佛教强调一切法皆空,是说不仅我空,而且法也空;不仅有为法空,而且无为法也空。既然一切法皆空,那么一切法皆平等无分别。即以生死、涅槃二法来讲,那也是:“生死涅槃,悉皆平等,以无分别。”(《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因此,在大乘佛法看来,声闻、缘觉二乘的厌离生死,欣乐涅槃即是一种不明我法二性...
金农委婉地表述自己的艺术思想——以禅宗为主
“空”不是大乘空宗的“空著所有”、“一切皆空”之空,而是指不着实际的空幻的境界。《坛经》云:“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内外不迷,即可知佛”。其意为:如果你既接触到外在的事物或现象而又能脱离它,不受其干扰,既经历了内心空幻体验又能脱离这种不实的境界,...
俗语“大门若朝空,一切皆成空”,你家大门朝向对吗?
意思就是:大门的朝向如果是正好对着大空亡线和小空亡线的话,那么到头来会一无所得。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在古代,有阴阳学说和五行理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在阴与阳,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涵盖范围之内。万事万物都脱离不开阴阳五行理论。大门的朝向,也在阴阳五行的涵盖范围之内。古人对于大门的朝向很是在意...
沈卫荣︱悲智双运,乐空无二:说藏传密教中的欢喜佛与双修法(下)
修习“欲乐定”和“拙火定”都会让行者成就,产生五相八功德,并且在达到极乐或者说大喜乐时,行者就会觉悟世间的喜乐实际上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一种空,这样就通过对身体的瑜伽修习而觉悟到诸法皆空、如梦如幻的道理,即身成佛了。这就是密教修行与显教闻思修之间的最大差别,密教修身,显教修心,而最后的目标都是要觉...
“缘起性空”告诉你,认真不当真
万事万物迁流变化,从而产生了无常。我们要感知到这种变化,要知道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就是缘起带来性空。所以,性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强调在缘起之中,所有事物都会变化。“眼看它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所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看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非常重要。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缘起,应这样理解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深刻地理解了缘起所表达的甚深内涵时,就能对佛教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知(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缘起的重要性1.世间的一切,皆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知道一切世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我们的生活空间与时间,也相互产生了作用。
佛陀发现了宇宙的七条规律-佛陀发现了宇宙的七条规律吗
6.空-万物皆空,没有永恒的自性。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没有固定的实体。我们的概念和标记是对现实的替代品。例如,一张椅子只是一种形式,它没有永恒的真实性。7.解脱-通过觉悟和修行,我们可以超越痛苦和无明,实现内心的自由和解脱。这是佛教修行的目标之一。例如,通过打破自我的束缚和培养慈悲心,我们可...
“十九三不空,安康又长久”,今日二月十九啥日子?指哪3不空?
在佛教当中,有“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这句话通俗的来解释,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这个规律。
“我打你,疼还是不疼?”“也疼也不疼。”
有一安禅师问,既然这世间一切皆“妄”,那么什么才是“真”时,司空本净禅师答道:“为有妄故,将真对妄。推穷妄性本空,真亦何曾有故。故知真妄总是假名。二事对治,都无实体。穷其根本,一切皆空。”(《五灯会元》卷第二)“真”和“妄”都是人们心中伪造出来的概念,“真”和“妄”都不是实体,把“真”...
佛教里的“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汉语中不少词汇起源于佛教,却在使用中偏离了原有的意思。譬如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很多人认为不贪图“酒色财气”,当然不贪图是对的,但“四大皆空”却不是这个意思。那么,何为“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是指世间的森罗万象,无论有情、无情,动物或植物,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一花一草,都是由地、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