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成都地名溯源——郫都的“郫”是怎么来的?
持此说者认为,“郫”系“蒲卑”的音译或“蒲卑之邑”的缩称,这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可以得到印证,文曰:“郫,蜀县也。从邑,卑声。”说“郫”字意取城邑,读音则与“卑”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更明确地说:“杜宇名蒲卑,都于此,邑冢至今存,秦因以卑名邑也。”各种郫都旧志皆沿用此说,至今区...
齐国的“齐”,究竟是啥意思?真相:和一个种麦的部族——莱夷有关
最初甲骨文中的“麦”字也被解释为“来”(“麦”一“来”);从这字含义出发,他们推论这一定是由于华北的小麦是从其他地方引进的农作物。笔者认为这一推论是牵强附会,不能成立的。然而,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既无法支持也无法反驳这个推论。无论如何,小麦在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首先在美索不达米亚种植,大...
“杲”和“杳”指的是什么,如何区分?位置变了,性质就变了
“杲”字读音是gǎo。上为“日”,下为“木”。甲骨文可见“日”在“木”的正头上。太阳升到树顶的上方,这时是天空最明亮的时候。《说文解字》中“杲,明也”,本义指明亮。如曹植《植橘赋》中“禀太阳之烈气,嘉杲日之休光。”《文心雕龙·物色》:“杲杲为日出之容。”又如,《卫风·伯兮》有...
与大荔有关的5条冷知识,你知道吗?
先说读音,“féng”用在姓氏上的读音;冯翊,明确标注为“píngyì”。再说意思,冯,意为辅;翊,意为佐,冯翊二字完整地读解为辅佐。“三辅重镇”大荔,源头在汉代,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把关中分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大板块,因地属畿辅,因而又称做“三辅”。虽然三辅机关都设在京都长安,但管辖区...
笔画最少的汉字竟然不只有“一”!看到第三个就惊呆了
意思是“唠唠叨叨,话多”。汉字里同音字最多的是?汉字里同音字最多的读音是“yì”,多达五十七个,分别为艺、抑、易、邑、屹、亿、役、臆、逸、肄、疫、亦、裔、意、毅、忆、义、益、溢、诣、议、谊、译、异、翼、翌、绎、刈、劓、仡、佚、佾、...
2022山东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遂巡(qun)仓(lin)装(zhen)脖颈(geng)B.数落(sha)妥帖(tie)桑梓(xin)感唱(kui)C.校(jiao)勘折(zhe)价吮(yun)吸渗咨(cen)D.踝骨(huai)旋(wo)论(mi)古剂(sha)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寻“豳”:开启区域历史记忆之门
“豳”,读音作bīn,是一处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地方,同时又是长期以来踪迹难寻的地方。从字形上看,“豳”字由两部分组成——外边是一座“山”,“山”里面有两头猪(豕)——其字面表达的意思是野猪在山里跑。因此有学者认为“豳”这个地方原来可能植被非常茂密、有野生动物出没。本次讲座旨在通过介绍考古工作者在各个...
曹大志: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
西周铭文常涉及王和贵族在两个都邑的活动,成周和周曾被同时提到(颂器、小克鼎、应侯视工钟),成周和宗周也曾被同时提到(士上诸器、静方鼎、史颂诸器、小克鼎);镐京和周曾被同时提到(高卣),镐京和宗周也曾被同时提到(士上诸器、麦方尊),这都是铭文涉及两个都邑的例子。在成周—周、成周—宗周,镐京—周、...
《说文解字》第629课:演员张钧甯的“甯”怎么读,什么意思?
2、甯。读nì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新版的《汉语大字典》也只有这一个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甯,所愿也。从用,寧省声。”形声字。本义是宁愿。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与《丂部》‘寧’音义皆同,许意‘寧’为愿词,‘甯’为所愿,略区别耳。”也就是说,甯的用法与“寧...
在古代如果你姓这两个姓,可能时常会被人认亲,主要是读音叫的好
在北方认干亲一般叫“认干爹干妈”,南方叫“认寄父寄母”本质上是一个意思,这种大事当时随便不是拉来一个人认亲就算了,其中还颇有讲究,其中就包括“干亲”的姓。这其中有两个姓极受欢迎,如果你姓这两个姓其中之一,在古代很有可能经常会被人认亲,最主要的还是这两个姓的读音讨人喜爱,认干亲是为了什么?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