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始末,大清为何败得如此之惨?
桂良和花沙纳奉召离京后,咸丰担心他们没有外交经验,会被英法谈判代表拿捏,便又任命当年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为副使,一同去天津谈判。在被咸丰征召之前,耆英因为朝堂斗争被咸丰下旨革职圈禁。这次被重新启用,耆英很高兴,大呼自己翻身了。然而,耆英还没高兴太久,英国代表便给了他一记棒喝。什么情况呢?英法...
千年古港的海丝印记
为了加强对广州海外贸易的监督和管理,唐朝在广州开创性地首设专门管理海路贸易的使职“市舶使”,成立了管理机构“市舶使院”,代表朝廷掌管南海诸国的邦交和贸易事务。“市舶”就是今天所说的商船,“市舶使”是管理外国来华商船以及相应的船货贸易的官职,这个词最早见于《旧唐书》,是中国外贸史上第一个专门的管理...
廖寅:宋代的公吏与“公吏世界”新论
“公人谓仓库秤掏、诸司祗侯、公使、禁卒之类”;“吏人,谓请俸掌管文书者”。《庆元条法事类》《吏学指南》对于“公吏”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不合常理之处。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并列合成名词,如果所指内容有高低之分,一般是将高者置于前、低者置于后。《庆元条法事类》《吏学指南》中的定义,公人的地位明显低于...
韩策| 满人封疆大吏崧蕃与庚子西巡前后的陕甘政情
其疏稿即由庚子年旧稿延续而来,疏尾云:“董福祥误国殃民,罪大恶极,不但为中外人心所共愤,亦应为社稷神灵所不容,死有余辜,法无可贷。合无仰恳宸衷独断,密饬陕甘督臣崧蕃,迅将董福祥设法拿办,俾祸首罪魁,不得侥幸漏网,庶四方万国,益钦服我圣朝之至公至明矣。”[50]可以说,这篇措辞激烈的劾奏将庚子...
自诩“天朝上国”的清廷为何惧怕外国公使驻京?
谈判中,桂良向咸丰表示,即便对“公使驻京”不可容忍,至此军事危局,也不得不虚晃一枪,作为缓兵之计:“倘能善为羁縻,即有数十夷人在京,尚易防范,且目前不往,暂将兵船退却,使我稍舒一步,再图设法布置,亦尚有措手之时。”虽是“缓兵之计”,却也引来清廷内部的一片哀号之声,吏部尚书周祖培、刑部尚书赵...
北京记忆丨美国驻华公使夫人日记,如此描述义和团运动
……对公使们来说,这是考验的日子,他们警惕地小心地勤奋地工作着(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康克先生回来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士兵像今天晚上这样纪律好,他们排列成行守卫在街上。”皇帝、慈禧太后、他们的大臣们已经从颐和园搬到紫禁城来。从各种表面情况看,秩序和安静迎接他们的到来。
【金陵读书】《春秋·左传》讲读25:僖公二十二年(2023.10.11)
成周的内使叔兴在宋国聘问,宋襄公询问这两件事,说:“这是什么预兆?吉凶在于哪里?”叔兴回答说:“今年鲁国多有大的丧事,明年齐国有动乱,君王将会得到诸侯拥护却不能保持到最后。”退下来告诉别人说:“国君询问得不恰当,这是有关阴阳的事情,人事吉凶与此无关。吉凶由人的行为所决定。我这样回答是由于不敢违背...
葛静波:国民革命初期中共宣传策略与反帝观念的推行
1927年中共在回顾党史的讨论稿里也称:“至于说打倒帝国主义,连博士大学教授也莫名其妙,以为中国只有军阀压迫及日本矮鬼子可恶,并没有什么国际帝国主义之侵略。”甚至多年后瞿秋白在回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时,还提起在1923年有人认为“富国强兵”、“外抗强权”已经具有“打倒帝国主义”的意思,何必提出新的口号,...
辛丑120年祭
李鸿章接到慈禧“准予便宜行事”的电报,加之此时,各地封疆大吏看准风向,开始关注起李鸿章北上之事,他才开始动身进京。此时的国家,已经有着分裂的趋势,国人生活已不知有多惨淡。一年以后的1901年11月李鸿章病逝之前,曾作绝命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
鲁迅回忆《新青年》和文学革命
“没有什么意思。”“我想,你可以作点文章……”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