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39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而且是“什么也不能做”。②常道与道常犹香醋与醋香这里就又涉及到常道与道常的关系。直接上图(省略)——道的概念是由概念的内涵和概念外延两部分联合构成的。道的概念的内涵又可以分为最核心最本质的内涵和一般特性构成的内涵。如牛这个概念或称牛科动物,这个牛科动物的概念是...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酒之道醉而不迷
而“不争”并不是指完全放弃努力或竞争,而是指在行动时保持一种谦逊和顺应的态度,不强行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不因私欲而与人争斗。在酒文化中,这种“为而不争”的精神同样重要。人们享受美酒带来的愉悦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因酒而争强好胜,不因酒而失去理智。饮酒,旨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与...
无为而为,其实是一种顺势而为的不为而成
无为是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一种不被世俗牵引的超然理念。无为而为,是敬畏天道法则,顺天应时,随缘自在,不着急,不期盼,不刻意追求,不执着结果,只做最简单、最自然的事情;无为而为,不是三维空间的顺其自然,而是在更高维度上的自觉自在,在自动自发的精神创造中呈现内在本自具足的智慧与能量。有了无为之...
邵雍安分吟忍不住拍案叫绝有开悟智慧之妙不愧得道高人
一个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分: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都是说人的自寻烦恼之处。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一个人唯有安分守己,外界的诱惑和烦恼、祸患才不会给你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如果心里不安分,心猿意马,胡思乱想,那就是人为物役了。而“知几心逢闲...
他一生瞧不起赵孟頫,被誉为“丑书鼻祖”,鲁迅却说:这是真大师!
因此当时的书法家,不再延续柔和姿态,以野逸夸张、古拙生涩的笔势,凸显自我个性,傅山亦是如此,他倡导古雅质朴之美,一生瞧不上赵孟頫,厌恶秀媚姿态,曾评价其字:“软美媚俗,熟媚绰约,自是贱态”,同时研究道家思想,深谙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隐而不隐”等命题。
地方干部谈为官不为五种病因:迷怕愤懒笨
一是因“迷”而不为(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有的干部在社会转型期理想信念动摇,产生困惑,目标不清,激情不再。可以说,一切的不作为情形,从根本上来说,是思想上的问题。二是因“怕”而不为。从严治党、制度反腐,越来越严,越来越紧,有的干部因为自己不干净而怕东窗事发,有的干部怕做多错多被问责,或者干事得罪人惹麻烦。对违纪违...
从“无为而无不为”到“通而无为”
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其实包含着“有所为”——顺应事物自然规律的“有所为”。《淮南子》指出,老子认为人的“有为”之举往往弄巧成拙,使事物的发展最终出现始料所不及的结局。天下的事物经常表现出这样一种特征:有的你越是想增益它,实际上反而减损了它;有的你越是想减损它,实际上反而增益了它,即“物或...
《道德经》里老子也教人观心之法!无为而无不为是个什么境界?
意思是说,只在涵养上用功,每天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在知识见闻上用功,每天都会觉得自己有余,也就是感觉自己很有收货。日感不足之人,德行将会逐渐有余。日感有余之人,德行将会逐渐衰微。王阳明常说“去人欲,存天理”,其实涵养的就是天理,也就是涵养性体。
从“无为而无不为”到“通而无为”—《淮南子》对老子无为思想的...
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其实包含着“有所为”——顺应事物自然规律的“有所为”。《淮南子》指出,老子认为人的“有为”之举往往弄巧成拙,使事物的发展最终出现始料所不及的结局。天下的事物经常表现出这样一种特征:有的你越是想增益它,实际上反而减损了它;有的你越是想减损它,实际上反而增益了它,即“物或...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行”指的是离开家园而远行。“为”即人们刻意努力的认识活动,也就是妄为、有为。老子最后指出,正是出于对生命本质的维护,所以要坚决排斥人们的盲目行动。他认为,行动的跨度越大,所获得的真知就越少。真正的智者不必做出大的行动,便能获得正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