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题西林壁》借景说理,流传下来两句千古警句
全诗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这首《题西林壁》不单单是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其中《题西林壁》,是他与西林寺长老同游庐山西林寺时写下的,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可以说,这首诗是苏轼赞咏庐山的众多诗篇中最为出彩的一首。苏轼一反歌咏山水的固定套路——简单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再去具体地描述庐山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初体验和初...
十首经典的题壁诗,古时没有朋友圈,他们都将心情写在了墙壁上!
题壁诗看似即兴之作,其实,也是诗人的呕心之作,因而,流传下来的题壁佳作并不鲜见。1、《题鹤林寺僧舍》李涉〔唐代〕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在在遭遇流放期间,情绪极其消沉。然而,在与鹤林寺高僧的闲聊之中,无意中解开了苦闷的心结,化解了沉溺于世俗之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附诗词解释与赏析(三)建议收藏
此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游庐山时在西林寺的题壁诗,是一首咏赞庐山景色的短诗。前两句写景:庐山峰峦重叠、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后两句写诗人由自然景色所引出的感悟:只因自己置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所以无法看清庐山的整体面貌。诗人用通俗却又富有诗意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
10大经典宋诗排行榜,苏轼的《题西林壁》仅列第四,前三都是极品
这是一首经典的思乡诗或思归诗,通过江南美景,衬托出思乡之情,最后以设问方式结尾,更加突出思乡之切。全诗用笔自然、流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很富有意境,令人回味。第4名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很经典的哲理诗,...
宋朝一诗人赞美月亮,全诗无一“月”字,却句句有月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苏轼的《题西林壁》第三种就是借助景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存亡的关怀(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古代文人普遍接受过爱国教育,许多文人心中对天下和社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爱国也自然成为了诗歌的一大题材。文人一向委婉含蓄,因此他们往往选择通过景物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例如,杜甫在诗中通过描写国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等景象...
苏轼名诗“题西林壁”的古刹,不收费不求援,僧人保持苦修
说到庐山就会想到小时候学习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或者是《题西林壁》。这两首古诗都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创的《望庐山瀑布》是描写庐山香炉峰的瀑布之景。而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则是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不过为什么苏轼的这首诗叫做《题西林壁》呢?一个看似与全诗毫无关联的名字。
北宋水平最高的10首诗排行榜,王安石的《元日》第6,前5是哪些?
全诗用语自然流畅,真挚感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很富有意境,读后令人回味无穷。第1名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经典的哲理诗,寓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堪称哲理诗的“压卷之作”。苏轼很善于思考,登山时悟出生活真理,就通过...
同是写庐山的千古名篇,李白苏轼白居易,谁水平更高意境更深远?
而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颇具内涵了,体现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苏轼在诗《题西林壁》中不仅写了庐山之景,还升华了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如果真要将李白、白居易、苏轼三人的意境分个高低,苏轼的《题西林壁》显然更高远,但要论写庐山之景,李白和白居...
莫砺锋:这是一挥而就的题壁诗吗?——读苏轼《题西林壁》
正因如此,此诗所蕴含的哲理就是寄寓在诗歌意象中的深层意义,就是诉诸读者体悟的言外之意,它不但真切灵动使读者易于领会,而且意蕴丰富使读者联想无穷。此诗的写作方式确是在西林寺中对客挥毫,表面上就是一首即兴题壁之作,但事实上这是苏轼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全面考察之后对庐山的整体认识,其中蕴含的哲理更是他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