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工夫论视域下张栻与朱熹的交流与论辩
张栻在释“观过知仁”时说:“虽曰过也,然观其过而其心之不远者可知矣。……而其失至此,则其所陷泥者亦可知矣,故曰:‘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篇》,《论语解》卷二)又说:“今之学者苟能立志尚友,讲论问辩,而于人伦之际审加察焉,敬守力行,勿舍勿夺,则良心可识,而天理自著。”(《郴州学记》...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这段话的宗旨是说,孝悌是人的根本;孝悌是成为人的根本。人的生活由家庭延伸至社会。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人生意义的基本根据。一个人在家里能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敬兄爱弟,出了家门进入社会,也不会挑战权威,反抗上级,更不会作恶兴乱。人人都安于本分,遵守规则,天下也就能太平清净了。“上”,可以理解为道、...
读《论语》笔记之一|孔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孝悌是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孔子认为孝悌是行仁之始。《论语》中记录的有子这段话,体现了老夫子的思想。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姐...
孔子的“仁”,就是不忧愁焦虑,就是体面和快乐
“血缘之爱”,对内“亲亲”,爱家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纵之“孝”,横之“悌”,由亲到疏;对外“仁民”,爱陌生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塑造中国人的心理世界和人格特征。“亲疏有别”是一种减弱思维,是一种血缘思维,是一种内外...
宫志翀:再论康有为“去家界”问题
并且,透过诸如“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的日常人性观察,进一步可以相信,孝慈弟友作为人自然生发的德性,是养成仁义忠信等珍贵品质的基础,也就有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洞见。
仁政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学说的集大成者...
仁政之“政”意为治理,以“仁”为治的结果必然导向良善的以人为本的治理(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因此,将传统仁政司法理念引入检察文化建设,要求检察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仅要追求案件的合法公正,而且要将检察工作置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背景中。高质量的检察工作应当取得“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同时,检察机关应加强...
孔子五十岁的心思到底是什么?
人情世故说的就是既要看到人的天性善良一面,也要看到人的心性贪婪自私一面,凡事才不会忐忑不安。知天命,为本;尽人事,为末。《礼记·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学而》亦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知天命,尽人事”,本末合一就是...
管理的本质,是创造幸福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刚刚创立企业的时候,遇到年轻员工的集体辞职,在和他们的沟通中,稻盛和夫领悟到,办公司,如果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经营公司的根本目的是:永远保障员工及其家人的生活,以公司员工的共同幸福为目标。幸福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并带领团队一起奔赴幸福的能力,不是领导者独善其身、谋求一...
儒学研究 | 乐爱国:历代对孔子称管仲“如其仁”的解读——从...
“不知礼”之后,历代儒家对管仲的评价各有不同,大致有三:其一,孟子、荀子以及董仲舒对管仲多有批评,忽视孔子称管仲“如其仁”;其二,汉唐至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大都称管仲为“仁”,或同时又认为管仲有“器小”“不知礼”的欠缺;其三,程朱一脉以及后来儒家学者大都称管仲有“仁之功”,虽并非“仁人”,但与之密切...
《论语信述》6.22雍也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按: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何者乃人道所应为之事?即《礼记·礼运》中所记“人伦十义”。参见附录。《正义》:“窃以夫子此文论“仁知”,皆居位临民之事,意樊迟时或出仕故也。”敬鬼神:礼敬鬼神(见附录)。《中庸》言“鬼神之德盛”,孔子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所以每当祭祀时,诚敬以事之,以报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