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专题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相关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明确要求。近日,...作者:曹文军来源:中国教育报发布时间:2024-07-09立足...
杨国强谈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您在《士人政治:科举制度下的权力与文化》如此阐发:“在历史中国的社会结构里,文化比政治更内在,与之相对应的,便是由文化主体而成为权力主体的士大夫和士大夫政治居朝野之间,实际上比君权更直接地在以自身的稳定维系了社会的稳定。”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来看,士人群体除了扮演类似士人政府的角色之外,他们还是中国文...
《大学》“止”的政治学内涵分析
当“止”从第一种含义理解时,可以从中分析出《大学》中包含的入世观念和德治观念,而入世理念和德治观念可以说是儒家独有的特色。在具体说明政治内容前,需要理清以“止”为线索的《大学》全文脉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处的“止”字意为“到达”,既然意思为到达,即这里的“止”为一个...
梁启超150年︱以梁启超为例看庚子前后“社会”概念的形成
中村正直把society译为“仲间连中”(同伙们),又加上了“即政府”的注解,这样,就把“社会”(society)的概念翻译为政府,并把原文限制社会暴虐的主题,转移为政府与人民权限的问题,反映在梁启超译文时即为“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
新时代思政教育是目标、内涵和实践的统一
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厘清其概念内涵是思政教育价值澄清和实践理性的前提。概括来说,思政课一般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重要方面,其教学实践统一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实践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
困惑的西方:托马斯·索维尔眼中的身份政治与社会正义
在美国历史上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有所谓“进步时代”概念(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这是一个横扫美国全国的,针对腐败、资本垄断的广泛的社会改革的时代。在当时,对种族差异的主流认识是遗传因素决定一切。我们今天知道,这种思潮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黑暗的惨剧:比如以“科学”为名义的种族清洗。在索维尔看来,今天这个许多人用种族的差别来...
专访孙国东|《阐释政治哲学》——任何主流意识形态都有可较真的...
它们分别适合于不同性质的课题:“思想史重构”尤其适合于通过对那些被西方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即自由主义话语——笼罩的政治概念(现代性价值或现代性范畴)进行政治哲学考辨,获致一个超越于自由主义话语的理论视野,从而促进“理论视野的去西方化/去自由主义化”;“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适用于对现代...
社会共识与多元差异:罗尔斯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正义?
哈贝马斯指出,随着无产者的群众政治冲击资产阶级的公共空间,包括托克维尔和小密尔在内的自由主义者都逐渐改变了“自由辩论的公共空间可以依靠理性推动社会进步”的观点,转而在所谓的“主流观念的压迫”面前为个人自由进行辩护。德国当代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科学论断站在一个历史高度、理论高度与世界高度,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本质联系,昭示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蕴和历史自觉。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
摘要:立足于唯物史观这一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准确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内涵与关系,是我们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作为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与改造主观世界的革命十分重要且必要,但必须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即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离不开党的自我革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