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灿然:谜团解开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豆瓣读书·文学访谈Vol.2
在口语中容纳了许多俚俗和浅白的词汇与表达,口语的“白”与“俗”使书面语相应地呈现出“文”与“雅”的特质,再加上繁体字本身还接续着中国古典的文言传统,造成了文字层面的特殊性,甚至是保守性。
毛主席与《资治通鉴》,一生读了17遍
有人给《左传》起了个名字,叫作‘相砍书’,可它比《通鉴》里写战争少多了,没有《通鉴》砍得有意思,《通鉴》是一部大的‘相砍书’。”“相砍书”,即写战争之书。也正如毛泽东所说:“《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它要帮助统治阶级统治,靠什么?能靠文化?靠作诗写文章吗?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像司马迁写到父亲的师承,也不过是寥寥数笔,却显现为某种文化整体——喜生谈,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即便写到自己的父亲,司马迁也只交代了他的任职情况,也就是他们父子相继的官位,重头戏是司马谈的学问来源。有意思的是,这一来源的首要位置,给的是唐都。结合司马迁对家...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是啥意思?提醒:50岁后,牢记“4不做”
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这句古文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通过文章了解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后可以发现老祖宗的智慧。“老泻残精,人穷寿尽”用通俗的话来讲的意思是,老年时期本身比较旺盛的精气几乎所剩无几,各个器官的功能也不如从前,因此会用“残精”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其实这一句话也是在提醒老年人,人的精气神并不是...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
古文论形式批评的意义检视与体系构想
古文论中依门、势、格、法等名目,就各体文类声韵、格律、体段、调式等技术要素的形式讨论,植基于汉语特性,深契传统文学的程式化特征,对开显古文论的价值深具意义(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古人的形式讨论一般围绕“声”“色”并依托“体裁”“句调”展开,由此凝定为固定的概念、范畴,其中“共名”互为指述,“别名”独证专门,兼有跨类...
今人为什么要读古文?
在222篇绝顶好的古文里率先登场的,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郑伯克段于鄢》,这也是《左传》的开篇,讲郑武公的妻子姜氏,不喜欢自己的大儿子“寤生”(可能寤生即意为难产),偏爱小儿子“段”,经年累月,终于造成兄弟反目、家庭失和的结果。“你看,《诗经》第一篇《关雎》讲的是夫妻,《左传》第一篇讲的是兄...
考生高考作文写文言文,两大名校抢着要,不少网友读了两句就放弃
在周海洋此事的第二年,2010年的高考中,令阅卷老师更“为难”的高考作文诞生了,这次是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江苏考生王云飞。颇有意思的是,第一个看到这个卷子的老师当时并不知道该如何给他判分,秉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他把这篇作文交给了专家组。语文专家组组长吴新江教授在读到此文后,赞叹不已。虽然最后给他判了多少分...
工科女博士用文言文致谢,网友:有“才”有“料”!
“数载苦学钻研之路如沧海寻一漏,蓬山列蚍蜉常于暗夜灯黄处静思遭逢感今之所得为他人相授者十之八九孤身自谋者不足一二因而幸其有感,执笔于心”近日,浙江大学发布了一篇特别的毕业论文致谢洋洋洒洒千余字全部用文言文写就感恩父母、感谢师友...
王阳明与象祠的故事
这句意思就是:在象的封地有鼻,象的祀庙都被唐朝人全部拆除了。那么水西为何还要重新整修象祠呢?其中的反差令哲人王阳明深思。深思之后他在《象祠记》中深刻指出:“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也就是说:祭祀象实质上是祭祀舜。那么兴建祠庙,不是为了象,是为了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