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东亚”,我们在谈论什么?
封建时代,朝鲜和中原的关系,是典型的东亚宗藩关系,无法用主权概念描述,朝鲜既不“独立”,也非附庸;其内政全然自主,但在礼制制度中又属于藩国的地位。此后,李氏朝鲜曾认为自己是接续礼乐制度的“小中华”——早在明朝后期,出使北京的朝鲜使臣,就已经屡次表达对明朝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鄙夷;明清易代,朝鲜更是表达对...
大道之行——跨越数千年的文化担当
礼乐制度由巫祝文化发展而来,因为“礼”字的本义是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最晚到殷商,儒者由精通当地风俗文化和礼仪习惯的人,逐渐转变为专门负责治丧、相礼和教学的人,当时统称为“术士”,他们可以看作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阶层。通常来说,...
周朝的礼乐制度到底是什么?为啥通过音乐能够实现对社会的治理?
“礼乐”,看起来貌似很晦涩难懂,但可以用现代的概念这样来理解:“礼”其实就是规矩、规则,类似于今天的法律制度;“乐”则是舆论工具,以音乐、艺术的方式向社会传递规则,影响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按照“礼”来办事。这就是《礼记》中说的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意思。礼乐,本质是一...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儒家提倡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有意思的是,西周的这种封建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宗法制度,虽然有异姓诸侯的存在,但是却是极少的,一般来讲,所分封的诸侯王都与周天子有着真正的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在理论上是父子,在实际上也极可能就是父子。当然,就算不是真正的父子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在宗法制度之外,还有一套配套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讲...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秦汉|丧葬|考古学_网易订阅
概而言之,“礼”是古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由统治阶层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礼节仪式(礼仪)、政治制度(礼制)与思想观念(礼义)等构成。礼的内涵丰富,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也为我们带来“礼义之邦”的美誉。此外,“按现在一般的用法,礼仪和礼制可以视为两个具有包容关系的概念……礼仪包括民间礼仪和国家...
陶寺的“制度文明”是怎样形成的
40多年来,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陶寺遗址发现的都城城址、宫殿区、观象台遗迹、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体现出陶寺独特的都城制度、宫室制度、礼制建筑制度、礼乐制度等,包括何努在内的多位学者认为,陶寺的制度文明奠定了后世中国历代王朝的制度建设基础,并形成了制度文明传承的稳定基因(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地中”概念的形成△2018年...
从地域到文化,古人是如何定义和区分“华夏”与“蛮夷”的?
文化上的划分就更有意思了。古人认为,讲求礼乐,遵循儒家伦理,那就是‘华夏’;反之,若不守礼法,习俗独特,那就是‘蛮夷’。比如,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可能变成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蛮夷’了。这里,孔子实际上是以衣饰作为文化区分的标志,强调文明教化的重要性。
陈来:浙学的观念变化过程就是一个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过程
祖望谨案:永嘉之学统远矣,其以程门袁氏之传为别派者,自艮斋薛文宪公始。艮斋之父,学于武夷,而艮斋又自成一家,亦人门之盛也。其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宋元学案》卷五十二)”按照全祖望的看法,永嘉之学的学统可远溯及二程,袁道洁曾问学于二程,又授其学于薛季宣,而从薛氏开始,向礼乐兵农方...
最早的“中国”在这里?——观临汾博物馆陶寺文物|访古
确实,陶寺遗址所展现出的都城模式、宫室制度、礼乐制度、都城官营手工业制度等,已经构成后世王朝制度文明的主干,表明陶寺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核心形成的开始,是“中国”概念形成的初始。陶寺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正在将“尧舜禹”由传说变为可以探究的历史。
最初的“中国”在哪里?
社会观其实就是政治思想、礼制思想、等级观念等。宗教观其实核心就是祭天、地、祖先,“中原地区基本上就这样一套逻辑或者这么一个基因”。陶寺还出土了文字。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陶寺晚期灰坑出土的一件扁壶,其正面鼓腹部朱书一字符,酷似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文”字。背面另有一个朱书字符,如何释读,有多种说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