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
我觉得就是面对自己的时候,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自己是什么样心里最明白,也就是说事实判断已经清清楚楚的了,这时候就要用价值判断来对待自己,看看自己做的是不是好事,看看自己称不称得上是一个好人。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好人。
大美荐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四句更是进一步总结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也就是说若想真正识得庐山,必须要跳出庐山,从更高更远的视野来看庐山。这又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总结。也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意味。人生同样是如此。立场决定着行为,高度决定着视野,距离决定着结论。(鸣谢:上海江东书院)书法:德...
春节手记|家乡的变与不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家过年家在淄博沂源,淄博到济南,其实算不得上远,交通也很便捷,但一年中回家的次数属实算不上多,越到年关便格外想家。外甥女外甥今年在我们家过年,寒假一放假就来了,和他们好久没见,回家的心格外迫切。(回家途中经过的村子)“你啥时候回家?”还未放假,家里便经常问着。终于,定好2月9日回家。“...
庐山瀑布,挂住了
从“飞流直下三千尺”到“不识庐山真面目”,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庐山倾倒,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自然与人文的极致和谐,使得庐山成为中国最早入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旷世名山。庐山的“真面目”,果然是藏在冰与雪之中啊。人间桃花源庐山,又名匡山、匡庐,是一座不算很高大的山,但却也是在五岳之外,...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来,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赴任途中,他顺便去江西高安看望了阔别已久的弟弟苏辙。去高安时,正好经过庐山,这座有着悠久人文印记的名山,一下子勾起了诗人的旅游兴致。于是,他便登山庐山游览,匡庐七峰的奇险壮丽与变幻莫测引发了苏轼的诗情,他将才情汇聚笔...
苏轼创造了42个成语,知道5个,你就是苏轼的铁杆粉丝
解释庐山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出处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5.坚韧不拔解释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附诗词解释与赏析(三)建议收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山岭连绵:从侧面看,奇峰陡峭。随着远、近、高、低视角的转换.山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置身在这深深的山里。此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游庐山时在西林寺的题壁诗,是一首咏赞庐山景色的短诗。
【铜供给】从宏大叙事到具象化数据的坍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先对铜矿供应有个大体的概念:下图是2023年全球铜矿产量的拆分(USGS数据),智利占比将近1/4,秘鲁和刚果金各占10%出头,三者加起来接近全球铜供应的一半。其次是几个产量高一些的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赞比亚、墨西哥、加拿大。剩下其他国家加在一起大概占了1/4。
中国诗词大会模拟试题200道(含答案),让孩子练一练吧!
答案:春风不度玉门关30、□□□,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答案:野旷天低树31、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望天门山》)答案:碧水东流至此回31、□□□,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答案:莫愁前路无知己32、锦城丝管日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