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盛事:一家六口进京赶考,六人全部进士及第
这次科举考试由欧阳修主持,而曾巩、曾牟、曾布、曾阜、王无咎、王幾六人全部考中进士,整个朝堂为之震动,人们都知道了一门出了六个进士的事情。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荣誉,一家中,一次科举考试出了六位进士,这在其他任何家族都是难以想象的。古代有的家族,几百年也不能走出六位进士,而曾巩一家做到了。当然这个荣...
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多难?在古代考取举人进士,比现在的高考难多了
殿试名次的排列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第一名称传胪,均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状元卷子有清一代,举人共有十四万多名,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共录取26849名进士,考中比例大概是1:6。对比看一下近几年的研究生考试,全国每年约400...
科举最后一次考试结束120周年,来看看科举制是怎样完结的
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唐朝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总结安史之乱的教训,有人把科举考试的弊端与社会伦常联系起来,从而对当时的科举制进行了激烈的攻击。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礼部侍郎杨绾、尚书左丞贾至都指出正是当时的考试制度造成了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并且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他们主张取消进士科和明经科,...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是朝廷定期举办的大型考试,一般以进士科和明经科的报名人数最多。尤其是进士科,那可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一旦考中那绝对可以吹一辈子。进士科竞争相对激烈,录取率一般在2%左右,明经科的录取率则高达20%,所以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就算考不上常科也...
唐代就已出现科举考试,为何直到宋代,寒门子弟入仕才更加容易
《旧唐书》与《新唐书》记载,进士中71%出身公卿郡望,13.1%来自小姓士族,寒门仅占15.9%。相比之下,宋朝的平民入仕比例高达55.12%,更有不少人出将入相,差距显而易见。科举考试,自隋唐时期诞生以来,一直备受瞩目。然而,尽管唐代已有科举之制,但平民想要入仕却并不容易。直到两宋时期,科举的大门才真正...
山西科举史上最后9位进士
山西科举史上最后9位进士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年)是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清廷为此特开“恩科”,却未曾料想到,次年科举被废除,这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进士考试(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因为之前八国联军毁坏了北京的顺天府贡院,所以本届会试仍是在河南开封贡院举行。前一年,太原县晋祠镇的举人刘大鹏和他的儿子,曾一起来参加会试。这...
考进士和上清北,哪个难?
通过会试的考生被称为贡士,贡士中的第一名,叫做会元。接下来,这些才华横溢的贡士们就可以进入皇宫,参加最终的考试——殿试了。3考进士和上清北,哪个更难?殿试在紫禁城中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清初选在太和殿前的空地考试,但有时会受到天气干扰。到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改到保和殿中举行,此后考生...
文史丨科举“中第”后还得“考公”?唐代考生们累并快乐着
唐代,考生们在科举考试中第之后都做些什么?让我们从唐诗中一探究竟。首先当然是看榜。唐代科举的科目繁多,有明经、俊士、明法、明算等,但最为世人看重的是进士科。参加进士考试的考生,前一年冬天就从各地齐集长安,经过诗赋、帖经、时务策等数场考试之后,终于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盼到了成绩公布的那一刻。
山西:最后13名正科进士!你知道古代考进士有多难吗?
现在我们来说说考中进士的难度。(一)录取比例太少唐朝初年全国每年平均录用进士3—5人,到了唐中期时约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届),清代科举,从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开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一共录取26849名进士。其中顺治三年449名进士为人数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
公元1002年:科举为什么发生基因突变?
分门别类的意思。唐代的科举,不像后来,主要就是进士科的考试,唐代有各色各样的考试科目,考中了都有官儿当。有规律举行的考试,像什么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等科目,这叫“常科”。此外,还有皇帝心血来潮,随时举办的考试,叫“制科”,那花样就多了去了,有史料记载的至少2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