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形而上学的“悬置”,形而下学的“奠基”
形而上学的“悬置”、形而下学的“奠基”在标准的哲学史教科书中,一般对休谟的定位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但是这两个标签本身其实都有问题,“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是19世纪德国思想史学者人为创造出来的一种二分法,用这种方式来解释多数大思想家的观点不仅任意而且武断;至于休谟的怀疑主义立场,更多...
经济与哲学的联姻:从孔子、康德与韦伯的诞辰谈起
“天—仁—义—利”,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从正德到利用,从哲学到经济学,它简明扼要地展现了儒家文化何以可推动经济发展的逻辑,即“内圣”开“外王”的逻辑,也说明中国经济与中国哲学联姻是必然的。如果康德明白儒家道德学问,那么他一定会感叹,儒家成德之教是真正建立起“道德的形而上学”。如果韦伯真正明白了儒家...
郭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新释——兼论系辞的宇宙论
“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皆有其理,事物可见而其理难知,即事即物便要见得此理,只是如此看。但要真实于事物上见得这个道理,然后于己有益。为人君止于仁,为人子止于孝,必须就君臣父子上见得此理。《大学》之道,不曰穷理,而谓之格物,只是使人就实处穷竟。事事物物上有...
人工智能:半个世纪的思想运动——基于图灵机、MP模型和计算主义的...
因为人工智能既是科学,也是技术;既是信念,也是实验,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性质,并且始终维系着“形而上”推动“形而下”,继而“形而下”反馈“形而上”的互动模式。在20世纪的科技历史上,与诸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样的纯科学比较,或者与更倾向实验科学的基因学比较,人工智能的“形而上”和“形而...
哲学研究 | 黄玉顺:汉字“生”“活”“存”“在”本义的存在论...
但是,不论形而下的存在者,还是形而上的存在者,都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这就是“遗忘存在”。他提出“本体论区分”或“存在论区分”,就是要“追问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要为存在者奠基,也就是为传统本体论奠基。这是“双重奠基”[②],即:传统本体论为众多形而下学奠基,而基础本体论则为传统本体论奠基...
冯天瑜:中国近代术语形成是一种复杂三角关系的互动结果
“物理学”是形而下的谓之器,研究“器”的问题,形而上谓之道,那就是研究哲学问题,研究规律、法则,那就是哲学(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他的哲学,包括他的一系列的范畴体系都在这个书里面,所以用形而上学翻译他的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翻译得不错的。所以中国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些努力,这些努力都...
道可,道非,常道——张树斌
几千年来,由于受对>这种〝道可道,非常道"的错误阐释的影响,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远离了科学,走向了玄学;远离了形而下,走向了形而上;远离了唯物论而走向了唯心论。竟管五四以来我们逐步引入了马克思的唯物论,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唯心论本质,消解了中国文化的唯物论认同。唯物论不认同唯心论,唯心论不认同唯物论。传统文...
作为道德形而下学价值基础的祛弱权
程颐曾说:“下学而上达,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德形而下学并不否定道德形而上学,而是把道德形而上学作为自身前提和要素,把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坚韧性优先于脆弱性)改造为脆弱性优先于坚韧性,用祛弱权取代绝对命令作为价值基础。道德形而下学关注脆弱性和具体的现实问题,既是“上学而下达”,又是“下学而上达”...
没有形而上学,科学就丧失了灵魂!
我们甚至可以说,形而上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转变为“形而下学”亦即物理科学——但这当然不是就像在康德以前有可能出现的那种转变。也就是说、决不是把原来不确定的意见逐渐建立起来,而始终是通过哲学的观点的澄清和改变来实现的。我们怎样正确对待形而上学已经寿终正寝这一声明呢?当我们离开纯粹知识的领域而去...
历史形而上学:一种中国哲学演进的新范式
历史精神世界被定义为凝集现实与思想、兼具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存在,由此筑建生成形而上学具体落实的依托处所。在历史精神世界范围内,依然承认人的主体地位,旨在建构以人的意识为逻辑起点的形而上历史精神世界。人、事、物三者之间是彼此相互影响联结的关系,但事、物都是紧密围绕人这个主体而存在着的。根据人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