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以梅咏志的诗词,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释义: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2.《雪梅》宋代.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
【诗艺国际】林中知音(江西)|| 深情凝于笔端,相思溢于言表
作者/林中知音《思妻》一诗,宛如一首悠扬而哀怨的小夜曲,短短数行,却将一位男子对远方娇妻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从场景描绘入手,以细腻的笔触,将情感层层递进,使读者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主人公那真挚而深沉的爱意与思念。一、意象与意境的营造。诗的开篇,“中秋桂花丛”一句,便巧妙地为全诗...
李商隐的两首咏雨诗,全诗无一雨字,却把“雨”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句中的“林霭”指的是林中缥缈的雾气,微雨初下时,随着林中飘荡的雾气,浑然一体,从视觉效果上看,分不清到底哪是雾气哪是微雨,这一句主要表现的是“微雨”的难辨!本就难辨的微雨,随着夜色降临,想用肉眼再去察觉便更是困难!一般的诗人很难再着手落诗,而李商隐却很是聪明,从虚处入手,不是直接去描写微雨的...
一首经典的咏雨诗,全诗无一个雨字,却句句写雨,淅沥沥下了千年
诗人的本意是说,微雨下完,就感觉是林中的雾霭一样漂浮在半空中;随之而来的是伴随着夜幕的降临而带来的丝丝寒意。这里的林霭指的是林中的雾气。微雨初下的时候,淅淅沥沥的打在林中,人远远望去,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雾霭,那种雾蒙蒙的感觉,让人感觉特别有情调。“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诗人进一步描写微...
「图韵诗风」一景一诗 诗配图之二十四
诗作:魏民生|摄影:刘君勉图文统筹:史锡腾题图《同心庆中华》万户千家迎国庆,金秋十月瑞盈门。五星彩带翩翩舞,同心中华颂党恩。题图《初见南疆》南疆多名山,苍翠秀在前。大海深碧阔,林木葱茏旋。仰空观云浮,俯地入歌筵。初见旅居地,...
一首孤篇压全宋的诗,意境之美让人如痴如醉,作者身份出人意料
这段引文中的“朱文公”就是南宋著名儒学大师朱熹(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蔬笋气”是宋代诗学理论探讨的一个术语,也就是书生气十足的意思。朱熹欣赏志南的诗,所使用的标准是有无“书生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志南的这首毫无炫技修饰的风格,诗意诗清新自然,很接地气。
一把扫帚扫出人间诗话:武汉一环卫工8年写下700多首诗
甘宏利用工作间隙推敲刚写的诗句7月27日上午,雨后初晴,武汉市武昌区烟霞路,环卫工甘宏快速扫着路边的落叶。8年来,他一手紧握扫把,守护城市道路的洁净;一手拿起纸笔,写下700多首诗。左手扫地,右手写诗,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一把扫帚扫出“人间诗话”》,聚焦像甘宏这样向往诗意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因为热爱文艺,倾...
追上一首诗,趁它消失之前|孩子与诗??
也许这首诗会告诉你答案:“雾来了/蹑着猫的细步/他静静地弓腰/蹲着俯瞰海港和城市/再向前走去。”(《雾》,[美]桑德堡作,屠岸译)。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身处丛林,整个世界都雾茫茫的,你就这样消失了,不知道什么会突然降临,你的内心会不会慌张呢?因此,当我们读一首童诗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应该化作诗中的...
广东省2025届备战高考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A.只有批评质疑。B.质疑、获取证据、分析推理,解答,有完整的批判性思维,完全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C.不涉及批判性思维这一环节。
1968年,吉林大学一学生不满江青,逃亡10年,在大兴安岭当野人
而这首诗被他的老乡“揭发”了出来,造反派这样理解这首诗六零年蒋介石反攻大陆,任化民这是自喻大雁,要飞离北方大陆,投奔南方台湾任化民无尽的灾难就此开始了。他被关入牢房了,牢房就是吉林大学的数学楼。10年后任化民说关押他的教室恰好就是他入学时的第一间教室,也是10年后他平反走上讲台的第一间教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