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上的三十二字铭文,揭露尘封几千年的历史,还原武王伐纣真相
“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利簋上的铭文如是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的记录,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显示了周武王的决心与天命的呼唤。战争与祭祀:刀光剑影中的信仰牧野之战爆发了。那一日,天刚破晓,周武王率领着精锐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商军。战场上,金属碰撞的声音,战士们的吼叫,还有伤者的呻吟...
利簋:青铜史诗中的武王伐纣
然而,利簋之所以珍贵,并不仅仅在于其形制和工艺的精美,更在于其器内底的那4行33字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短短的33字铭文,却如同一部微型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1.历史事件的再现...
九大镇国之宝之首——利簋:武王伐纣的唯一见证
利簋不仅铭文珍贵,其形制也极具特色。圆形两耳方座的设计,体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新式样,同时也蕴含着古代天人观中的“天圆地方”理念。利簋身上雕刻的饕餮纹和倒夔纹,更是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2002年,西周利簋被政府确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2003年,它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
这只铜簋就是利簋,它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利簋上所篆刻的铭文,使用的是大篆字体,代表了西周前期金文的典型风格。字形扁长,均匀且规整,笔画苍劲古朴,保留了商代铭文字形的特征,给人以朴素大方的感觉,同时也彰显出自然生动的时代风貌。簋是古代的食器,流行于中国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饭食,相当于我们现代吃饭时所用的大碗。直到今天,我国广东地区仍有...
夜赏|“宝贝”晚安之西周利簋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孙延宜】青铜器铭文闲话
有些铭文甚至标刻了历史的界线,利簋就是一个经典例子(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利簋铭文的开头写道:“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大意是武王伐纣战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当天岁星正当中天。结合碳14测年法以及参照《国语》天象记录等,有学者精确推算出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这就回答了一些学者长久以来的疑问:《史记》中...
尚织汉服学塾:利簋,证明武王克商的唯一物证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利簋是有关武王克商唯一的直接文物遗迹,而它的内底则铸有铭文,共四行三十三字,记录了周武王征伐商纣王的历史事件。1976年3月,利簋在陕西临潼县被发现。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这个簋是当时有司(官名...
唯一记载“武王伐纣”的文物,仅存33个字,被评为“镇国之宝”!
在利簋铭文的第二段中,记录征战时间的铭文,这些文字犹如一声惊雷,轰然打破了一个笼罩千年的谜团。《史记·周本纪》曾记载:“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司马迁的记载表明,牧野之战的发生时间是二月的甲子日。而利簋铭文中的“甲子”正好与此相符,"朝"则指清晨。也就...
每日揭秘禁止出国之国宝,第4件登场——利簋
利簋器身内部腹底铭文拓印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释意武王向商王都发起总攻,是在甲子日的黎明,当时岁星中天,直到天黑,占领了商王都。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
跟着历史课本“赏国宝”
利簋铭文共4行32字,经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考释,翻译成现代文的大致意思是:武王伐商,在甲子这一天凌晨,岁(木)星当头,大吉。战斗进行到傍晚,很快攻下了商都。辛未日(甲子日后第八日),武王驻扎阑这个地方,赏赐铜给一个名叫“利”的人,“利”用这些铜铸造了这个簋来纪念檀公(利的父亲或者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