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朗读+知识要点+...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七、问题归纳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
6.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7.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9.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分教案分享之第九课《桃花源记》
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边听讲边结合课下注释1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便于学生理解他产生“世外桃源”这种理想社会的思想及其社会根源,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题义简介、知识积累:1、作品背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
期末试卷|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卷(含答案)
(3)桃花源内人们生活和乐安逸,“___,___”(《桃花源记》)是老人孩子幸福愉悦的具体体现。(4)古人诗作常常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诗中常有哀民生之艰、叹百姓之苦的句子,如“___!___”(《石壕吏》)是杜甫对差役凶暴、老妪凄苦的揭露;“___,___”(《卖炭翁》)是白居易通过人...
教材编写组解答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7个常见问题
其实,《桃花源记》的“记”跟《小石潭记》的“记”并不相同,虽然都有“记叙、记述”的意思,但它更接近《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西京杂记》(旧题刘歆撰、葛洪集)、《搜神记》(干宝撰)的“记”,因此,《桃花源记》应该是魏晋时期的一篇志怪小说。
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桃花源记》习题精选答案
3、⑴豁然开朗;⑵世外桃源;⑶怡然自乐(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六、1、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2、(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七、1、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村人;村人;渔人;渔人。2、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⑵村中闻有此...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即远离战乱,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小石潭记》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情感。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第一课时重点内容梳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拿起笔,将课下注释认真地读一遍,注意圈画出重点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请完成下面的题目进行自主检测,不会的请查阅工具书或参看答案提示后认真理解并批注在笔记上。课文重点注释补充(请批注在笔记上)(一)请指出文中的通假字。(二)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三)一...
如果教材也能“优胜劣汰”: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
这篇课文配了两幅图,一幅小图是汪曾祺的头像,另一幅大图是一个屋檐下有一扇门,也没有图片的注释,就很难理解这幅图想要表达什么。出版社可能没有考虑到文章和插图之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关联,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也需要用文章里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再举一个例子,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很难得有整...
老师提问编者答!统编初中语文春季教材的29个问题答疑
问:《桃花源记》中“桑竹之属”中的“之”怎么解释?答:跟现代汉语里“之类”的“之”一样。建议不要单独拿这个“之”字出来考学生,没什么意思。12问:《桃花源记》中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的“有”字,应该怎样理解?我翻看教参,是把它翻译成“有过(汉朝)”。但查《汉语大词典》,“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