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
读书随笔: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读书随笔:毛泽东与埃德加??斯诺文王永利图/网络非常喜欢这张照片,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了。照片中的毛主席,散发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光芒,那是一种非凡的,只有伟人才具有的气质。平静中透着一种从容、自信与坚定。读丁晓平老师所著的《埃德加??斯诺-红星为什么会照耀中国...
少时读书尤重要|荔枝随笔
少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好奇心最多、求知欲最强的时段。有研究表明,人大脑中有一个语言学习区域——布罗卡区。布罗卡区2-4岁开始快速发育,10-12岁发育成熟,之后随着年龄增长灵敏性呈下降趋势。这就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好少儿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多读书,多输入,对少儿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阅读能力与文字敏感度至关...
园丁文苑 与书为伴(随笔)
若干年后,我才明白正因为多读书,慢慢积累沉淀,才能为日后写作输出带来源源动力和不竭的灵感,也真正体会到了那句古训的奥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时候,于我而言,寒暑假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去书店看书。当时县城最大的公立书店是“新华书店”,不同于私家书店,既可买书,也可踏实地看书,不用担心店员来...
读书丨李秀玲:以文字记录时光——《最是那时光——许大立散文随笔...
认识许大立老师的时间并不长,每次见面时,总是听他妙趣横生地摆起许多故人旧事和他的峥嵘往昔。我听得津津有味,也听得有点断断续续,总觉得像看了一本有漏页的书,差了几个点、面、线,把完整的情节串起来。2023年秋,许老师的《最是那时光——许大立散文随笔集》出版,有幸得他赠书一本,心中自是高兴,许下...
世界读书日丨法官的随笔
听闻圣人与贵妃仓皇逃往蜀地的消息时,他正被贡品荔枝撑得心火过旺。这不是赵辛民说的狗屎运,是天道好轮回。李善德完全可以打着荔枝嗝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可是他会说吗?不会,因为他是李善德,心怀善念,有德有为。原标题:《世界读书日丨法官的随笔》...
无锡市总工会开展年轻干部《观山随笔》读书分享暨双向挂职体会...
“观山悟语读书悟道”,位于无锡市工人文化宫的观山书屋,一场别开生面的年轻干部读书分享活动悄然举行(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8名市总工会系统年轻干部上台读书分享,没有文学巨作,没有名家名言,分享的都是工会干部《观山随笔》原创作品,展示工会干部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所思所感所悟,引发了全体年轻干部思考和共鸣。
杂感随笔 | 读书与选书:从敲打字机的猴子说起
实际上,作为学习社会科学出身的成年人,18岁以后自己读书选书的主线标准,基本是围绕着让自己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来进行的,追根溯源,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在早先一无所知、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必然是看到什么,就去了解什么,仿佛刘姥姥带着板儿进大观园的感觉,也仿佛像林语堂先生所说,在大学校园里...
读书| 扬之水:“不亦说乎”——关于《荷叶浮萍:〈红楼〉万象随笔》
作者说:红楼是一部灵性之书,能看出此中灵性,并被深深打动,又何尝不是读书者的灵性。灵性相通,无关时空。又引杨万里说:"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式而不解风趣,何也?格式是空架子,易学;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不啻为自己高悬鹄的。持此标准,读此随笔,发现"眼拙人真是看不得《红楼梦》",并不是大话空...
【新闻随笔】数字阅读点亮美好生活
新闻随笔作者:育心近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7亿,同比增长7.53%,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占网民规模的比例首次超过50%。日益增长的用户规模,预示数字阅读市场向好的发展前景。
人类早期艺术的思想价值——读汤惠生随笔和散记的感想
读书者说作者: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出版协会学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最近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读了西北大学出版社奉献给读者的两部考古类的散记和随笔,它是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汤惠生教授所著的《观念的叙述:考古学的认知与散记》和《石头的记述:寻访史前岩画随笔》(以下简称《观念的叙述》《石头的...